jǐn náng
ㄐ一ㄣˇ ㄋㄤˊ
錦囊
⒈ 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
⒉ 借指诗作。
⒊ 吐绶鸡的别名。
⒈ 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机密文件。
引《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
《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⒉ 借指诗作。参见“锦囊佳句”。
引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
⒊ 吐绶鸡的别名。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⒈ 锦缎制的袋子。古人用来珍藏诗稿或机密贵重的物品。
引《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以锦囊盛武帝纳衣,掷地以示上。」
《三国演义·第六回》:「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
⒉ 比喻佳作的诗稿。
引唐·李商隐〈灯〉诗:「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1. 除非他有一笔私人财产你的信里似乎暗示他没有否则,在找到另一份工作或有什么锦囊妙计之前,辞职将是非常愚蠢的。
2. , 哇,你还真是有留一手的锦囊妙计呢。我想,我们除了祝福中兴百货这次能度过难关,这也是我们目前能做的最好安排了。
3. 刘备、赵云过江后,拆看第一个锦囊,按计去拜见东吴的乔国老寻求帮助。
4. 陈青阳看的脸红耳热,正在他诧异间,钱公子递了个锦囊到那丫鬟的小手里。
5. 二十年前自己缝制的锦囊今又回到自己手中,一霎时心中喜不自胜,却又悲不自胜。
6. 他好像有用不完的锦囊妙计似的,不管情况如何复杂他都能从容应付。
7. 无论你是为钱所困还是为情所扰,我们都可以给你的个人预算提几条锦囊妙计。
8. 他好像有用不完的锦囊妙计似的,不管情况如何复杂他都能从容应付。
9. 除非他有一笔私人财产你的信里似乎暗示他没有否则,在找到另一份工作或有什么锦囊妙计之前,辞职将是非常愚蠢的。
10.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