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性情平和,态度可亲,使人容易接近。
例态度坦率,平易近人,性子有点急躁,但是也容易安抚。
英easy to approach;
⒉ 形容文字深入浅出,容易理解。
例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清·龚自珍《杂诗》
⒈ 原作“平易近民”。谓态度谦逊温和,使人容易亲近。亦谓文字浅显明白,使人容易了解。
引《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唐 白居易 《策林》十二:“故 周 公 叹曰:‘夫平易近人,人必归之。’”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
刘师培 《南北文学论》:“孔 孟 之言,亦最平易近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倘以为他秉性平易近人,所以憎恨了道学先生的谿刻,那是一种误解。”
⒈ 态度和蔼亲切,容易接近。
例如:「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近平易近民 和蔼可亲 和颜悦色 蔼然可亲
反咄咄逼人 凛然难犯 敬而远之 拒人千里 气势汹汹 盛气凌人 威风凛凛
英语amiable and approachable (idiom); easy-going, modest and unassuming, (of writing) plain and simple, easy to understand
德语freundlich, umgänglich (Adj)
法语(expr. idiom.) aimable et abordable, être d'un abord facile, facile à vivre, modeste et sans prétention, pure et simple (écriture), facile à comprendre
1. 老院长平易近人,深受同学们爱戴。
2. 他平易近人的作风,不但赢得部属的爱戴,也获得长官的信赖。
3. 周*来同志以其谦虚谨慎、广纳善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风范,赢得了党内外由衷的信赖和爱戴,是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优良作风的最好榜样。
4. 诗函的性格就是这样,基本上属于爱憎分明的千金大小姐,但绝对不摆架子的那种,为人很平易近人,当然,平易近人也得看是什么人。
5. 云天心中暗道,这史家贵为王都二大家族,家里的千金是如此平易近人,看来史家真的是富而不骄、贵而不傲,心中自然又对整个史家多了几分好感。
6. 他虽然贵为院长,但秉性却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
7. 他虽然贵为院长,但秉性却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
8. 莫如志老先生虽然辞世了,但他那秉性笃直、胸怀豁爽、恬淡自处、不乐荣达、德高望重的高尚情操,以及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目。
9. 巨石人像一般的三十二首变奏曲狄亚贝里主题变奏曲只好暂时割爱但是像小曲这样的小品是可以推荐的,登堂是不够的还须入室就得听他的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我们不妨先选读两手降E大调四重奏(作品74,别名竖琴四重奏)F大调四重奏(作品59之1)它们平易近人听了不难渐入佳境可以为进一步读他的室内乐作品打下基础。辛丰年
10. 竺可桢爷爷一生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大义凛然,冰清玉洁,宽宏大度。潜心研究时,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遇到困难时,他临危不惧,不屈不挠。他一生献生气象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