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有一定社会意义或影响的大事情。
例“平陆事件”充分体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英incident; event;
⒉ 泛指一般的大事情;具体事务。
例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祝福》
英work;
⒊ 禽、畜的可以吃的内脏。
例杂煎事件。
英giblets;
⒈ 事情。
引宋 范仲淹 《论复并县札子》:“若转运使等定夺不当,亦乞朝廷駮下不当事件,特行堪问。”
《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 寧 荣 两处事件。”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要证明 中国 人的不正经,倒在自以为正经地禁止男女同学,禁止模特儿这些事件上。”
⒉ 事项。
引宋 司马光 《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谨条列添置弓手不便事件如左,伏维圣恩省察,少加详择焉。”
⒊ 指文案。
引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各处办事打来事件,皆到内署,先见厂公心腹内官,发司房删润奏之。”
《红楼梦》第一〇四回:“忽有家人传报説:‘内廷传旨,交看事件。’ 雨村 疾忙上轿进内。”
⒋ 指案件。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乌明阿 ﹞才由水路走出一程,又奉到廷寄命他到 南河 查办事件。”
⒌ 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大事情。
引毛泽东 《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四月一日发生于 南京 的惨案,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件。”
例如:九一八事件。
⒍ 鸟兽类的内脏。
引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更有 川 饭店,则有插肉麵……杂煎事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御街 铺店,闻鐘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
⒎ 指人体的部分。
引《水浒传》第四六回:“杨雄 又将这妇人七事件分开了,却将头面衣服都栓在包裹里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想肉》:“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或乘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刲作事件而淹之。”
⒏ 指器物。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这里大郎与 文姬 父女两个,互相安慰,把家中事件,收拾并叠。”
明 沉榜 《宛署杂记·乡试》:“铜事件七福。”
《何典》第四回:“到得好日,凡属喜事喜日应用的事件,尽皆千端百正。”
⒈ 事情、事项。
引宋·司马光〈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谨条列添置弓手不便事件如左,伏维圣恩省察,少加详择焉。」
《程乙本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件。」
近事变 事故 事情 事项
⒉ 物品、器具。
引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赏雪》:「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翫。」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这里大郎与文姬父女两个,互相安慰,把家中事件,收拾并叠。」
⒊ 鸟兽类的肠、胃、脏、腑等物。
引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天晓诸人出市》:「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
英语event, happening, incident, CL:個|个[ge4]
德语Ereignis, Fall (S)
法语évènement, affaire
1.史著正是通过定名分,褒善贬恶,以达到谏诤君王,赞助的目的,编辑者以礼仪或伦理原则审判人物和事件。
2.的确,佳康时代医疗器械所有产品都拥有着卓越的品质,2008年公司成立以来,还没发生过一起不良事件。
3.他要求对这起暴力事件的幕后指使者作出惩戒性判决。
4.从这种红翼黑鸟的坠落事件可以看出,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5.他本人曾亲自跟他十分感伤地叙述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就在这一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他们记起了他的名字,并赞扬他;他的老板对他一定会另眼相看,对他的前途一定会格外关心的。
6.成语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历史名人的故事,也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还记录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7.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
8.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最近惊曝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使人触目惊心。
9.为阻挠中国统一,日本在东北炸死奉系首领张作霖,制造了“皇姑屯事件”;随后又用尽拉拢、利诱和施压等手段,企图阻止张学良“易帜”。
10.对于那些实际上影响我们一生的前途和我们的最后归宿的事件,我们甚至也只能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数不清的大事假如称之为大事的话差点儿发生在我们身上。然而却在我们身边掠过,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效果。甚至也没有反向任何亮光或阴影到我们的心上,使我们察觉到它们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