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fǎ
ㄕㄨ ㄈㄚˇ
書法
⒈ 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例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英calligraphy;
⒈ 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
引《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捨者矣。”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四:“《论语》书法之严,即《春秋》书法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盖与 郑 伐 许、郑伯 伐 许 之书法同矣。”
⒉ 文字的书写艺术。亦指书法作品。
引《南齐书·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 臧质 家得 卫恒 散隶书法,学之甚工。”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元章 书法之妙,今日可谓第一。”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作诗的从古也没有这好的。又且书法絶妙,天下没有第三个。”
周扬 《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书法作为一门 中国 独特的艺术,我们应该重视它。”
⒊ 指汉字形体。
引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壹贰叁肆等字》:“至如 秦 汉 碑,惟一二三书法不同。”
⒋ 措辞方式。
引吕叔湘 《<通鉴>标点琐议》:“《通鉴》书法,‘夜’一字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字连下读,‘夜’字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字不断,意为‘趁夜里’。”
⒈ 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方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
⒉ 史家记事的体例笔法。
引《左传·宣公二年》:「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⒊ 以毛笔书写的文字作品。
例如:「这篇书法笔力遒劲,令人激赏。」
1.中年以后又广泛涉猎,上下求索,因此,从他的书法中,既可以看到汉魏的苍古、厚重,又可以看到唐宋的端凝、沉稳,也可以看到明清的潇洒、流丽。
2.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成针的。
3.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4.父母的潜移默化,使小芳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前,仿佛置身于百花盛开的花丛中,看那一幅幅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众多名家之笔下、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书法作品,如同朵朵奇葩,摇曳生姿,争妍斗奇。
6.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7.其书法博采历代书家菁华,朴雅深厚,风神婉转与其画相得益彰。
8.时至近代,常熟书坛名家辈出,象杨沂孙、翁同龢、萧蜕等都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
9.参加书法大赛的作品,有的秀逸飘洒,有的刚劲有力,传神阿堵,妙不可言。
10.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一个接一个,随时进入你的眼帘。从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红日万仙楼,再向上是中天门玉皇顶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爱好书法的文人看到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