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心,一心。
例上下同意。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孙子》
英with one heart;
⒉ 意义相同;意旨相同。亦指用意相同。
例日月与鬼神同意共指。——《论衡》
英same meaning;
⒊ 对某种主张表示赞成的意见;准许。
例同意一个计划。
英agree with; approve; consent;
⒈ 同心,一心。
引《孙子·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艳 彪 皆坐自杀。 温 宿与 艳 彪 同意……即罪 温。”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上下同意,誓必死守。”
⒉ 谓意义相同;意旨相同。
引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道无二》:“其文与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
汉 王充 《论衡·辨祟》:“明与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下信用不疑。”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二:“﹝ 黄公绍 《韵会举要·十灰》﹞:‘臺,观四方而高者也。从至,高省声,与室屋同意。’”
⒊ 指用意相同。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讨满洲檄》:“死者必着 唐 巾,丧必着 唐 冠,亦大抵与 湖南 同意。”
⒋ 犹赞成。
引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通信(复张孟闻)》:“读了来稿之后,我有些地方是不同意的。”
峻青 《海啸》第三章:“真拿你没办法。那好吧,我同意啦。”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九章:“你这种硬干的办法,我是不同意呵!”
⒈ 心意相同。
引《孙子·计篇》:「令民与上同意。」
⒉ 意旨相同。
引汉·王充《论衡·辨崇》:「明举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信用不疑。」
⒊ 赞成。
例如:「我同意你的看法。」
近答应 赞同 允诺
反否决 反对 拒绝
英语to agree, to consent, to approve
德语einverstanden sein , zustimmen (V)
法语être d'accord, consentir
1.没有人可以不经我们的同意而伤害我们。我们对伤害自愿的准许,往往比伤害本身更有杀伤力。
2.最后,反对意见也不同意多数意见所做的利益平衡,认为它将在效果上鼓励孕妇为了自己方便或心血来潮而随便堕胎,从而不利于胎儿生命的保护。
3.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4.我同意会更尊重乌拉圭社会“为人低调”的黄金准则,在那里住便宜一点的酒店,并确保不把我们的生活说得过于花团锦簇。
5.让各个层次不同社会利益群体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它也是一种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对立情绪和不同意见发泄出来的途径,以避免它们的不断累积而造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6.有一个好日子,在那天,男人可以享受一下男尊女卑的感觉,体会一下被女人伺候的味道,感受一下温馨的滋味,享受一下受宠的回味,男性健康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不过要是老婆不同意。
7.是呵,连上天都已经同意了他们并蒂同心,为什么不让他们白头偕老呢!
8.一百零六、我不认为做错了什么,我没有主观恶意,没有说非要搞臭韩寒。我一再表示对他没兴趣,只是根据看到的材料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分析和结论,但你不能因此就说我在诽谤。我这叫合理质疑。
9.一百零三、父亲和我在从事他所开创的事业过程中,既充满了爱,又贯穿着无数次不同意见的争论。他使我逐渐懂得了应该如何对待权力的道理。我还学到了许多望子成龙的父亲应有的经验教训。当孩子们问我,他们究竟是否应该继承父亲的事业,我的回答是:能则为之。小托马斯·沃森
10.你的分析我不以为然,难以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