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lù
ㄒ一ㄥˊ ㄌㄨˋ
⒈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例骨肉为行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英passerby;
⒈ 道路。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宋 谢翱 《效孟郊体》诗:“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郭沫若 《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我回顾我所走过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
⒉ 路人。
引《后汉书·党锢传·范滂》:“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行路含情,犹其相愍。”
唐 长孙佐辅 《别友人》诗:“谁遣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无情。”
清 顾炎武 《旅中》诗:“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⒈ 道路。
引《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啸咏沟渠良不可度,斯亦行路之艰难。」
《三国演义·第三回》:「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
⒉ 路人、行人。
引《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英语to travel, transport
德语anreisen (V)
法语voyager, transport
1. 你们是道路,也是行路者。当你们中的一个人跌倒,他是为后面的人失足,使他们小心避开绊脚的石头。噢,他也是为了前面的人失足,因为他们步履虽然轻捷坚定,然而却并没有挪开绊脚石。纪伯伦
2. 一个个交通警察般的红绿灯屹立在马路上,保护着市民的行路安全!
3. 因为他们于前行路上瞻前顾后的步态中以及对理的妥协中,能让抑制的冲动获得暂时的释放,为情绪的平衡与中和创造条件,从而为能与传统伦理呼应而获得一种放松感和安适感。
4. 大雪飘飞白茫茫,银色世界西风寒。望雪风卷畏缩归,御寒保暖棉衣装。出行路滑带拐杖,禁防摔倒腿脚伤。锻炼身体勤运动,身强感冒病不患。“大雪”之际祝福暖,吉祥安康常相伴。
5. 行路不仅仅在于快慢,还在于是否能够持续;前进不仅仅在于速度,更在于能否保持正确方向。
6. 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行路不仅仅在于快慢,还在于是否能够持续;前进不仅仅在于速度,更在于能否保持正确方向。
7. 一个个交通警察般的红绿灯屹立在马路上,保护着市民的行路安全!
8. 城市公益性公墓内道路应有明显标识,通向骨灰安置区的道路应有环行路。
9. 好在,方才在后面跟随着赵敏儿,把途径的几条胡同都铭记在心,按图索骥行路便是。
10. 不要恐慌,我知道背井离乡是什么滋味。你是在大雾中行路,看见前面的路只有五尺,不敢迈进。其实尽管往前走,走完了五尺,前面还有五尺,…..前面还有五尺。不要让雾骗了你、吓了你。王鼎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