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历史热读
  • 搜索字典
  • 搜索词典
  • 搜索成语
  • 搜索单词
  • 搜索古诗
  • 搜索古籍
  • 搜索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人物

人物

侯景

侯景朝代:南北朝时期

侯景(502年~552年),本姓侯骨,字万景,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一说为鲜卑化羯胡。东魏、梁朝时期名将,侯汉开国皇帝。侯景少时放荡不羁,见惮于乡里,长大后骁勇善智谋。由北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后随尔朱荣弹压六镇义军,擒捉葛荣,官至定州刺史、大行台,封爵濮阳郡公。永熙元年(532年),尔朱氏败亡,侯景归顺高欢,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等,拥众十万,专制河南,地位显赫。武定五年(547年),高欢薨逝,侯景害怕高澄欲谋害自己,先以河南十三州投降西魏,又依附于萧梁,受封河南王,官拜大将...[详细]

萧琮

萧琮朝代:南北朝时期

萧琮(558年—607年),字温文,南兰陵郡(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出身兰陵萧氏。是后梁朝末代皇帝,史称后主。梁宣帝萧詧之孙,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子,隋炀帝皇后萧氏的兄弟。萧琮倜傥不羁,博学好文,亦善弓马。初封东阳王,不久册立为太子。开皇五年(585年),萧岿去世,萧琮即位,年号广运。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萧琮的叔父萧岩和弟弟萧琳投降陈朝,隋文帝于是废黜西梁,任命萧琮为上柱国,封爵莒国公。隋炀帝即位,萧琮深受器重,任内史令,改封梁公。后因民间童谣说梁国将要兴盛,招致隋炀帝忌恨。大业三年(60...[详细]

萧岿

萧岿朝代:南北朝时期

梁明帝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西梁第二位皇帝(562年~585年在位),梁宣帝萧詧第三子,隋炀帝萧皇后之父。机敏善辩,富有文采。善于抚御部下,深得众心。大定元年(554年),册立为皇太子。大定八年(562年),正式即位,年号天保。天保五年(567年),趁着南陈湘州刺史华皎归顺,下令柱国王操、柱国殷亮、大将军李广率领水军,联合卫国公宇文直、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一起南伐陈国,大战陈国名将吴明彻于沌口,战局失利,失去长沙、巴陵和河东三郡。天保六年(568年),...[详细]

萧詧

萧詧朝代:南北朝时期

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南兰陵郡(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西梁开国皇帝。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中大通三年(531年),册封岳阳王,历琅邪、彭城太守、东扬州刺史、雍州刺史。后萧纲被立为太子,内怀不平。乘朝政多弊,自谋发展,占据襄阳,树恩百姓,于是境内称治。梁元帝即位,遣兵攻河东王萧誉,遂以救兄为名讨伐江陵,不克而还。大统十五年(549年),遣使西魏称藩。丞相宇文泰以杨忠赴援襄阳,册命为梁王。魏恭帝元年(554年),于谨攻破江陵,改命萧詧为梁主,以江陵为辖境。次年称帝,年号大定,是为西梁。部将尹德毅劝其...[详细]

陈叔宝

陈叔宝朝代:南北朝时期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10日—604年12月16日),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陈宣帝陈顼与皇后柳敬言之子,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天康元年(566年)官授宁远将军,置左史;又屡迁太子中庶子、侍中等职,直至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太建元年(569年),陈顼即皇帝位。陈叔宝被立为皇太子。优厚的宫廷生活,培养了陈叔宝深厚的文学才能。当时的很多知名文士如陆瑜、岑之敬、江总、姚察等人,皆入东宫僚属,后主待之深厚,常进行文学交流。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陈宣帝陈顼去世,始兴...[详细]

陈顼

陈顼朝代:南北朝时期

陈顼(530年8月14日—582年2月17日),本名陈昙顼,字绍世,小字师利。籍贯吴兴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陈武帝陈霸先之侄,陈文帝陈蒨的弟弟。南朝陈第四位皇帝(569年2月5日-582年2月17日在位)。陈顼宽宏大量,多智谋,有勇力,善骑射。梁元帝时,官至直阁将军、中书侍郎。江陵陷落后,被西魏掠至长安。永定元年(557年),陈顼袭封始兴郡王。陈文帝即位,改封安成王。天嘉三年(562年),陈顼被北周送回建康,陈文帝授以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后历任扬州刺史、司空、尚书令。废帝陈伯宗...[详细]

陈伯宗

陈伯宗朝代:南北朝时期

陈伯宗(554年6月20日-570年4月22日),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陈第三位皇帝。天康元年(566年)四月,陈伯宗在陈文帝死后即帝位,由于陈伯宗年幼,便以叔父安成王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于是政局都为陈顼所掌握。次年改年号为光大,陈顼晋位为太傅,准许他剑履上殿。光大二年(568年)11月,陈顼叛逆废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太建二年四月乙卯日(570年4月22日),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七岁,葬于陈废帝陵(临海王墓)。...[详细]

陈蒨

陈蒨朝代:南北朝时期

陈文帝陈蒨(522年~566年5月31日),本名陈昙蒨,字子华,号荃菺,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南朝陈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宣帝陈顼之兄。陈蒨容貌俊美,文武双全,自幼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初任梁朝吴兴太守,率军平定纪机、郝仲的叛乱。绍泰元年(555年),陈蒨参与平定杜龛、张彪,官至会稽太守。后陈霸先受禅登基,册封陈蒨为临川王。永定三年(559年),陈蒨即位,改元天嘉,对外平定湘州军阀王琳、临川军阀周迪、豫章军阀熊昙朗、东阳军阀留异、建安军阀陈宝应等人。对...[详细]

陈霸先

陈霸先朝代:南北朝时期

陈霸先(503年~559年8月9日),即陈武帝,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郡(今浙江省长兴县)长城下若里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11月16日~559年8月9日在位)。陈霸先初为南梁新喻侯萧映的传令吏,颇受萧映的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广州兵乱,萧映被围,陈霸先一战解围,受到梁武帝瞩目,后受任为交州司马,前往交州讨伐李贲。侯景之乱,陈霸先得知都城被围,立即准备赴援。承圣元年(552年),陈霸先在建康摧毁侯景势力,后奉命镇守在京口,王僧辩镇守在建康。承圣三年(554年)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杀。陈霸...[详细]

陈道谭

陈道谭朝代:南北朝时期

陈道谭(?—549年),本名陈谈先,南朝梁将领,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初授东宫直阁将军,保护太子萧纲。侯景之乱期间,带兵援救台城,中箭身亡,追赠侍中、南兖州都督、长城县公。陈朝建立后,追赠骠骑大将军、太傅、扬州牧、始兴郡王,谥号昭烈。...[详细]

萧庄

萧庄朝代:南北朝时期

萧庄(548年—577年),南朝梁宗室,梁元帝萧绎之孙、武烈太子萧方等之子。承圣元年(552年),封永嘉王。及西魏克江陵,幸免于难,为梁将王琳迎送建康(今江苏南京)。及梁敬帝立,被送至北齐为质子。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王琳迎萧庄自北齐归继梁嗣。至郢州立为帝,年号“天启”,置百官。次年,为陈朝所败,奔入北齐。受北齐特进、开府仪同三司等官,受封为梁王。及北齐亡,忧惧而死。...[详细]

萧方智

萧方智朝代:南北朝时期

萧方智(543年-558年5月5日),字慧相,南梁末代皇帝,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母为夏贤妃。初封兴梁侯。梁元帝即位,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封晋安王。承圣三年(554年),梁元帝遇害后,由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嗣君,入朝监国理政。承圣四年(555年),在北齐强势干预下,太尉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年号绍泰,军政大事皆决于陈霸先。太平二年(557年),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梁朝灭亡,降为江阴王。永定二年(558年),被陈霸先杀害,年仅16岁,谥号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