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后为秘书省正字,再迁校书郎、著作郎,又为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历司勋、吏部郎。北宋末登进士,南宋初任尤溪县尉。绍兴初,胡世将抚谕东南,发现朱松的才干,向朝廷推荐,于建炎四年(1130)四月,奉调晋江任石井镇首任的镇监。当时安海港海外交通已相当发达。元祐二年(1087),泉州派榷税吏在港口设立津卡,坐收舶税,称“石井津”。后因东西(新、旧)两市争夺舶利,相互斗杀,榷税吏无力制止,泉州当局申报朝廷,诏准在安海建立“石井镇”,并按镇的建制,由吏部派选九品迪功郎为镇监官。时值宋金对峙,秦桧在高宗赵构支持下,力主议和,向金称臣。朱松与同僚一起上章极力反对,因而触怒秦桧及高宗,自请赋闲,改主台州(今浙江临海)崇道观。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和议,贬任江西饶州知州(今江西鄱阳),未至任病逝。朱松早年受二程(程颢、程颐)学说的影响,为北宋末较为知名的理学家,与著名学者胡宪、刘勉之、刘子羽等相友善。调石井镇时,公余常集镇中优秀士子讲习“理义之学”。镇民黄护替他在官署傍建1座“鳌头精舍”,作为他讲学的场所。朱松是在泉州开讲理学第一人,安海因之有“闽学开宗”之誉。
骄阳挟酷暑,何啻虎而翼。高田土可筛,况乃耕与殖。
风伯真可讼,云合吹复拆。那知下土民,糟粕配橡实。
帝室尊公相,潭潭大府居。从容调鼎铉,奋发自犁锄。
弼亮恢贤业,班联冠广除。艰难同耦日,慷慨辍耕初。
万顷银河太极舟,卧吹横笛漾中流。琼楼玉宇生寒骨,不信人间有喘牛。
我本世味薄,寸田足自营。年来荆棘尽,稍有梨枣萌。
但恐骨相凡,未敢希长生。陈留达人后,未龀犀角盈。
窗前小桂丛,著花无旷月。月行晦朔周,一再开复歇。
初如醉肌红,忽作绛裙色。谁人相料理,耿耿自开落。
高堂岩岩面势尊,洞见万井开重门。元戎务简玉帐静,缓带酌客娱朝昏。
忆初饿隶起篁竹,一啸千里来黥髡。将军揽镜媚巾帼,何异搏虎驱狐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