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陈三立
余雪冠岩峦,高高水上看。
笳音切云起,人语落溪残。
钓稳鱼痕长,晴完雁背宽。
引春文石径,梅气自生寒。
上一首:陈三立《鸡鸣寺倚楼作》
下一首:陈三立《园居看微雪》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详细资料】
宋代: 陈律
白日黄尘客路迷,偶寻幽事入烟扉。
云行翠岫鹤争舞,月落青林人未归。
清代: 屈大均
白云何氤氲,流光不可掇。夜夜镜湖中,为予拂明月。
两汉: 佚名
洞天景色常春,嫩红浅白开轻萼。琼筵镇起,金炉烟重,香凝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约。彩云月转,朱丝网徐在,语笑抛球乐。
宋代: 陆游
湖边一夜霜,庭树无秋声。懒不近笔砚,何以纾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转无由成。起拥地炉暖,坐待天窗明。
宋代: 刘攽
烈风呼汹震山林,小雨霏微驻薄阴。南亩旱苗焦欲死,拟将如许号为霖。
宋代: 魏野
蜀客贫游晋,山川木落空。
军闲无虏寇,俗俭有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