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薇花树小扶疏,春种秋芳赏爱余。
丞相旧园移带土,侍臣清署看临除。
薄肤痒不胜轻爪,嫩干生宜近禁庐。
此地结根千万岁,联华荣莫比茅茹。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详细资料】
江翁多感慨,饮散来直庐。
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
绿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飞轻鸟翮。
瓜步山傍夜泊人,石头城边旧游客。
池塘去後春,一夕生绿草。
无由梦阿连,诗句何能好。
一别逋翁久不逢,亦知诸葛卧龙中。
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
去年同渡江,江上风雷恶。
与君相後先,夜向芦洲泊。
来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
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