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壮马脱衔放平陆,步骤风雨百夫靡。
美人婉娩守闲独,不出庭户修容止。
女能嫣然笑倾国,马能一踧致千里。
优柔自好勇自强,各自胜绝无彼此。
谁言王摩诘,乃过吴道子。
试谓道子来置女,所挟従软美。
道子掉头不肯应,刚杰我已足。
自恃雄奔不失驰,精妙实无比。
老僧寂灭生虚微,侍女闲洁非复婢。
丁宁勿相违,幸使二子齿。
二子遗迹今岂多,岐阳可贵能独备。
但使古壁常坚完,尘土虽积光艳长不毁。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详细资料】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
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东道初来托故人,南楼频上泗河漘。
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宁当厌客贫。
积因得果通三世,临老长闲自一时。
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少年不办求良药,老病无疑生白须。
下种已迟空怅望,无心犹幸省工夫。
纨扇新裁冰雪馀,清风不隔纻罗疏。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