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蓟门,今河北有蓟县,汉唐时为边城。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青海,唐时属吐谷浑。
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寒金,刁斗也。夜刻,夜更也。蕃甲鏁蛇鳞,马嘶青冢白:蕃甲,兵甲多也。蕃,众多。
秋静见旄头,沙逺席覉愁:旄头,星名,为冀州之分野。席覉,席箕,一名塞芦。马草也,生北方。古诗:“千里席箕草。“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帐北,军帐以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详细资料】
御服沾霜露,天衢长蓁棘。金隐秋尘姿,无人为带饰。玉堂歌声寝,芳林烟树隔。云阳台上歌,鬼哭复何益。铁剑常光光,至凶威屡逼。强枭噬母心,奔厉索人魄。
驱马出门意,牢落长安心。两事谁向道,自作秋风吟。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