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历史热读

清朝的相关热读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国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发动侵略,而清政府昏庸无能,许多官员胆小怕事,最终在...

清朝的什么人可以当清朝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都带刀,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其人身安全的保障,可以说是最高的,也因此诞生了许多安保的组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御前侍卫,什么人可以当,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曹寅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家族关系,进入皇宫做了銮仪卫。因为经常跟皇帝见面,所以产生了一定...

清朝著名的洋务运动时期有什么历史背景

1、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出现的一场运动,所以洋务运动的背景就涉及到了两个方面——国内和国外。首先来分析一下洋务运动的背景中的国内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内部看到了自身的问题,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开始反思,开始结合先进的学者提出的一...

左宗棠: 晚晴第一硬汉收复新疆名垂青史 左宗棠对清朝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左宗棠是晚清军事家,湘军著名将领。左宗棠是真正的英雄,是爱国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拍案而起,挺身而出。他给后人收复了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驰骋的广袤疆场。千秋功业,罕有匹敌。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清晨,74岁的湘人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

丁宝桢: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 怒斩慈禧宠臣安德海 清廉传家 是晚清有名的廉吏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兴办洋务抵御外侮,政绩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1853年考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不过,由于母亲去世,丁宝桢不得不辞去官职,回到...

李卫:受到雍正的信任和重用 乾隆继位之后是如何对待雍正的心腹李卫的?

李卫是清朝名臣,是雍正时期的第一重臣。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受雍正皇帝赏识。李卫在雍正时期风生水起 乾隆继位之后他的结局如何?乾隆为何烧毁李卫的神像?历朝历代都有卖官鬻爵的丑恶现象,那些花钱上位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贪官污吏,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花钱买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大捞一...

雍正帝勤勉政事 却冷血多疑 一生留下无数谜团 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

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统观雍正的历史地位,他应当是古代历史上的杰出帝王。雍正是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世人对于他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赞誉雍正的...

雍正雍正皇帝的改革是末世王朝最有力度的一次革故鼎新 几乎改变封建王朝的命运

雍正帝胤禛执政期间,针对康熙年间的吏治和财政情况、以及长时间的腐朽社会风气而进行的铁腕改革。改革包括行政制度、赋役制度以及对农民的政策、改土归流以及对边疆民族的政策等。雍正皇帝的改革,几乎改变封建王朝的命运。雍正是爱新觉罗•胤禛登基之后的年号,胤禛于康熙六十一...

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背后存在哪些意义

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废除了土地司制度,改革土地分配的政策,实行流官统治的政策,史称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背景是什么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原来实行土司制度,土司权力很大,威胁清王朝的统治,为了解决土地割据的弊端,雍正四年期间,一位总督向雍正请命,建议取消关于土司世袭制度...

北京故宫:我国古代最大建筑群

北京故宫是现存中国古代最大的建筑群北京宫殿,曾经有二十四个明、清皇帝在其内统治中国达五个世纪之久。宫殿的营建始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共建房八千三百五十间。共建房八千三百五十间。其后历明、清两朝,宫中建筑物屡有重建、增建,但宫殿的总体规模与布局...

统一全国 清朝开端

1635年,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1637年,降服李氏朝鲜。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

庚子赔款:近代中国最大战争赔款, 庚子赔款各国分配比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

清朝的抬旗是什么意思?

抬旗,是指改变旗人旗籍,以提高其出身的一种制度。八旗制度确定时只有四旗;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正黄旗等四旗,之后细在原有的四旗加上“镶”,共成八旗。其中正黄旗、正白旗及镶黄旗称上三旗,其余五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称下五旗。康熙朝后,皇后(包括被追封皇...

清代国旗“黄龙旗”的设计者竟然是他?

黄龙旗,即黄底蓝龙戏红珠图,是中国清末开始(1888年至1912年)采用的中国国旗,亦是中国官方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 中国本无近代西方的“国旗”概念,最初黄龙旗呈三角形,为非正式的海上政府船旗,主要为政府船只和海军使用,民船不得悬挂。其后一些涉外官方机构也开始悬挂三角黄龙旗。 ...

唐胥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长9.7公里。现为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一段。于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轨距为1435毫米,采用每米重15公斤的钢轨。唐胥铁路建成伊始,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次年(1882年)改用机车牵...

京张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南北旅商来往之孔...

广州十三行名称的由来

广州十三行曾经是广州的一张名片,虽然这一名称的由来一直没有定论,但并不影响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广州十三行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冷东认为,广州十三行可能并非其真正的名称,而是这一机构的小名,而它的大名应该叫做外洋行。 1、十三行或是小名 “五...

清朝理藩院是做什么的

提到清朝的官方机构,不得不说到理藩院。理藩院是中国清代管理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清于崇德元年(1636)设蒙古衙门;三年六月,改称理藩院,属礼部。顺治元年(1644),改置尚书、侍郎;十八年,定官制同六部 ,理藩院尚书亦入议政之列 。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 )成立总理各...

清朝的国旗与国歌

清朝原本没有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以后,随着清朝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清朝“黄龙旗”)为大清国旗。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

清朝南书房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清朝时期出过一些具有时代背景特色的机构,比如南书房就是其中之一。 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清代士人视之为清要之地,能入则以为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南书房记注》,系为数极少的南书房档案。康熙帝为了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