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相关热读
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的资料及历史贡献
1、简介刘焯(音:卓)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公元544~公元610年。隋代天文学家。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
如何看待大运河的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利与弊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利用已有的经济条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那么隋朝开1、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开凿这条大运河,是因为当时的江南经济发展较快,虽然当时的北方经济发展也较快,可是两地和边防军需要的粮食非常多,需要江淮地区的大...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她对于藏民族发展、李唐王朝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为人们所铭记和称颂,她的功绩是是李唐王朝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后世所敬仰。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族弟李道宗,也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为送亲使持节护卫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
隋朝的军事制度发展
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隋初沿北周之制,隋文帝设置中央管理机关为十二卫,此即十六卫的前身。十二卫分为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
隋朝的政治制度介绍
1、中央制度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
大隋开国 隋朝简介
1、国号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2、大隋开国 北周虽然灭北齐后国力兴盛,但是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13]。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
隋军远征: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而亡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
隋朝有哪些方面文化发展?
1、学术思想 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南北朝儒学流派不同,说经各有义例,到隋朝时没有统一的经典,使得科举制度在明...
隋朝的建设发展:开设运河、建造新城、迁都洛阳
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并且兴建长城保护归附外族。这些都提升了位于关中的隋廷对北方地区、关东地区与江南地区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经济、文化与人民能顺利交流,还诞生出经济重镇江都(今扬州)。 1、开建...
隋朝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农业的发展 (1)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2)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农田灌溉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文帝下令整顿户籍,清查人口,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调整赋役,以增加政府收入。 与此...
隋朝的艺术发展及成就
1、绘画 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展子虔与董伯仁齐名,与东晋顾恺之、南朝齐陆探微及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前唐四大画家。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与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画过佛教画...
隋朝官僚制度::三省六部制与寺监制
隋文帝建立的朝政机构,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其长官分别为尚书仆射、纳言和内史令,但隋代的三省职权并不平衡,尚书省是其运转的核心,所谓“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隋文帝时期的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开皇三年改刑部)、度支(开皇三年改民部)、工部六曹,其长...
《切韵》:现今可考最早韵书
古代声韵发音都是有讲究的,今人研究古人的语音语调就需要借助古代的韵书,古代韵书修纂以隋朝的《切韵》为正统体例。 《切韵》由隋代陆法言著,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切韵》...
隋朝服饰文化 隋朝服饰制度
南北朝时按周制将冕服十二章纹饰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又将它们放回到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 隋文帝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隋炀帝则根据不同场合戴通天冠、远游冠、...
江都兵变的背景是怎样的 江都兵变的过程是怎样的
杨广弑父杀兄,做了十四年皇帝,把个繁荣强大的隋王朝,弄得支离破碎,终于土崩瓦解。而后来的历史好像开了一个玩笑。隋炀帝靠政变上台,又在政变中被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1、江都兵变的背景 隋炀帝即位后,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这种无休止的征调、兵役和徭役的负担,差不多骚扰了全国的...
晋阳起兵:隋朝灭亡之时也是大唐的开端 唐朝开国功臣都有谁?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1、晋阳起...
隋炀帝杨广的功过:历史上隋炀帝是怎样的人?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小名阿麽,又名杨英。开皇元年(585年)只有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并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山西太原市)杨坚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日后能当大任。让很有才干的大臣王韶担任杨广的辅臣。炀帝年少好学,善诗文,有集55卷。杨广在位14年...
昆仑奴是从哪儿来的? 唐朝流行养昆仑奴
在《大明宫词》里,小太平跑到街上玩,买了个昆仑奴的面具,后来遇到了也戴着昆仑奴面具的薛少,从此展开一段孽缘。养昆仑奴在唐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事情,昆仑奴其实就是黑人,那么这些昆仑奴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1、什么是昆仑奴 昆仑(不是昆仑山)在我国古代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带,昆...
杨坚和北周是什么关系?杨坚如何篡夺北周政权的?
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杨坚承袭父爵。杨坚在北周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南北朝末期,各族经过多年的融合,北方虽然还是胡人政权,但实权已被汉人掌握,杨坚即是代表。汉人世族也支持汉人重夺政权,当北...
独孤伽罗简介 ,纵横政坛的隋文帝独孤皇后生平
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