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252年/253年-310年8月29日),字元海,新兴郡(今山西忻州)人,一说西河隰城(今山西汾阳)人。匈奴族。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304年-310年8月29日在位),军事统帅。匈奴冒顿单于之后(一说为刘氏伪冒之称),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曾师从汉儒习经,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咸熙年间,作为侍子留居洛阳。刘豹去世后,继任左部帅。历任北部都尉、离石将兵都尉、五部大都督等职,颇能团结匈奴五部部众。后被成都王司马颖召往麾下供职,眼见晋室内斗、局势混乱,遂于建武元年(304年)在离石起兵详细>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1月3日),字景文,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中国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司马睿十五岁袭封琅邪王,在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任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永嘉之乱爆发后,他采纳王导之谋,求取南下发展之机,于永嘉元年(307年)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职移镇建邺。在王导、王敦兄弟的辅佐下,优礼南北士族,消灭反抗势力,安置流亡,终得在江南立足。晋愍帝被汉赵军俘获后,司马睿自称晋王。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得知晋愍帝死讯,遂即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