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吴起变法
导读

吴起变法

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吴起变法是战国初年楚悼王当政时,于公元前386年—前381年,任命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宣告告终。经过变法,楚国国力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
吴起变法

话题内容

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详细>

  • 中文名吴起
  • 别名吴子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卫国左氏
  • 出生日期公元前44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381年
楚悼王

楚悼王元年(公元前401年),楚悼王即位时,国内外形势,已远非他的曾祖父楚惠王时的情景。最主要的变化是国外,三晋已经强大了,楚国处于一种被逼的窘境。楚悼王二年(公元前400年),三晋联军败楚师于乘丘(今山东巨野县西南),三晋的意图就是要削弱楚的右翼,以解除其左翼的威胁。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国攻打韩国,夺取了负黍(今河南登封县西南)。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又来报复,大败楚师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榆关(今河南新郑东北)。楚国不仅丢失了这两处重要的战略要地,连楚国侵占郑国的大梁详细>

  • 中文名楚悼王
  • 别名熊类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