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华夏族人,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 ) 。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一说丹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详细>
楚怀王,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亲。楚国本来是六国中的强国,拥有强大的国力,但楚怀王贪婪成性,屡次中秦国相张仪的计谋,得不偿失,本是齐国的坚定盟友,却背齐投秦,把楚国的国力耗尽,终于身死异国.楚怀王,芈姓,熊氏(先秦时的“姓”和“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名槐。在位时贪令智昏,任用佞臣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致使国事日非。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