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黄巾起义
导读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也不可挽回,最
黄巾起义

话题内容

卢植

卢植(?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 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又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后被袁绍请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年),卢植去世。唐代时配享孔子,北宋时被追封为良乡伯。详细>

  • 中文名卢植
  • 别名卢子干、卢中郎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涿郡涿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92年
张宝

张宝,湖广黄冈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县志载因试场失火死亡,恩赐崇杞乡贤。详细>

  • 中文名张宝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张梁

张梁(?—184年),又作张良,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为张角的三弟,道教创立者之一,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首领之一,字子舜。自称天医,善治疗。东汉中平元年(184年)“随兄起义”,时人称“人公将军”。遭到朝廷所派中郎将皇甫嵩的进攻,率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进行反击。后因警戒疏忽,遭到汉军夜袭,兵败身亡。详细>

  • 中文名张梁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84年
张角

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张角修太平道,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年172年)初传道。 中平元年(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详细>

  • 中文名张角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钜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84年
朱儁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将领。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县令,颇有治绩。因功升任交州刺史,率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拜官谏议大夫。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朱儁任右中郎将,与皇甫嵩等镇压颍川、汝南、陈国等地黄巾军;又围攻南阳赵弘、孙夏等部黄巾军。以功进封西乡侯,调镇贼中郎将。中平二年(185年),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外任河内太守,击退进逼的黑山军首领张燕详细>

  • 中文名朱儁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皇甫嵩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一说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名将皇甫规之侄,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中国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重要将领。 皇甫嵩少时好诗书,习弓马。汉灵帝时被征为议郎,迁任北地太守。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令其为左中郎将、持节,前往颍川郡镇压黄巾军波才部,后击退波才,封都乡侯。十月,奉命北上,领军与张梁激战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次月,又击杀张宝于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 [52]),升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中平二年(185年),被宦官诬告,罢左车详细>

  • 中文名皇甫嵩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安定郡朝那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