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藩镇割据
导读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而藩镇割据基本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唐亡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重大影响。藩镇割据总是不自觉地把藩镇与割据联系在一起,似乎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已经是四分五
藩镇割据

话题内容

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安禄山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势力开始走下坡路。详细>

  • 中文名安禄山
  • 别名阿荦山、轧荦山
  • 民族粟特人
  • 出生地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
  • 出生日期703年(长安三年)正月初一
  • 逝世日期757年(至德二载)正月初五
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曾用名李旭轮、李轮、武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朝第五位皇帝。李旦于龙朔二年六月己未日(662年6月22日)出生在长安东内别殿。早年封殷王,此后改封豫王、冀王、相王等。嗣圣元年(684年),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遂立李旦为皇帝,其母武则天临朝称制,李旦居于别殿,不能过问政事。武则天称帝后,建立武周政权,降李旦为皇嗣。圣历元年(698年)李显恢复太子之位,李旦被降为相王。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后,因为李旦参与了推翻武则天的政变,被封为安详细>

  • 中文名李旦
  • 别名李旭轮、李轮、武轮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662年6月22日
  • 逝世日期716年7月13日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在位)。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拥立其父李旦复位。先天元年八月庚子日(712年9月8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详细>

  • 中文名李隆基
  • 别名李三郎、唐明皇、唐玄宗、唐元宗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东都洛阳
  • 出生日期685年9月8日
  • 逝世日期762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