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汉朝开国皇帝(前202年2月28日-前195年6月1日在位)。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早年到外黄县跟随张耳,秦朝建立后,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后因释放刑徒,藏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后,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在沛县响应,自称沛公,投奔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共立楚怀王,任砀郡长,封武安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率军进驻灞上,纳降秦王子婴,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详细>
司马欣(?—前204年),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巨鹿之战战败后,章邯、司马欣、董翳和诸侯联军达成协议,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分别自立为雍王、塞王、翟王。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司马欣生于乱世,有奇遇也把握住了机会,只可惜不得善终,用他项贤侄的话说:天之亡我。详细>
周勃(?前169年),泗水郡沛县人。西汉时期开国将领、宰相,名将周亚夫之父。 弓马娴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历任五大夫、虎贲令、将军,封为威武侯。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为绛侯。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最终罢职归国。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详细>
曹参(?公元前189年),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参加沛县起兵。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出任齐国丞相,辅佐齐王刘肥。汉惠帝即位,继任萧何为相国,秉承萧规曹随,休养生息”,为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理论基础。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曹参去世,谥号为懿。详细>
樊哙(前242年前189年),沛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 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早年以屠宰狗为业,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详细>
灌婴(?~公元前176年),秦末至西汉初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灌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攻取江淮数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受封颍阴侯。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灌婴继周勃为相。孝文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灌婴卒。被追谥为“懿侯”。详细>
章邯(?公元前205年),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 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关中之地给秦人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汉王二年六月,城破自杀。详细>
人物生平秦二世二年冬,陈胜部将周文(又名周章)等人率兵十万人逼近秦都咸阳。章邯建议二世赦免骊山刑徒,当时负责审判安置囚徒的是司马欣,必然像释放项梁那样把很多死囚等判为修秦始皇陵,所以受到死囚们的感激,都要誓死报答保卫秦朝去关东作战,竟然是囚徒担任挽救秦朝的最后部队,去和起义军作战,也是体现了秦朝严刑峻法的危害,把他们编成军队以对抗陈胜军,二世便任命章邯为将,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辅佐章邯作战。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章邯率兵渡过黄河攻赵,把赵王赵歇围困于巨鹿(巨鹿)。楚将项羽率兵救赵,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章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