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乐不思蜀
导读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话题内容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大树楼桑村)人,东汉末年政治家,三国蜀汉开国皇帝(221年5月15日—223年6月10日在位)。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的过程中创业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通过详细>

  • 中文名刘备
  • 别名汉昭烈帝、蜀汉先主、刘玄德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涿郡涿县(位于今河北省涿州市)
  • 出生日期161年
  • 逝世日期223年6月10日
刘禅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孝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为昭烈皇后甘氏。刘禅离乱之中生于新野,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在位初期,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北伐战争,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与民休息。延熙十七年(254年),以姜维督中外军事,多次率军伐魏,国力愈不支。遂渐宠信宦官黄皓,不理朝政,使之得以影响朝政。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详细>

  • 中文名刘禅
  • 别名阿斗、后主、安乐思公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新野
  • 出生日期207年
  • 逝世日期271年
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获封新城乡侯,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详细>

  • 中文名司马昭
  • 别名晋文帝、晋太祖、司马文王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211年
  • 逝世日期265年9月6日
曹奂

曹奂(246年—302年),原名曹璜,以名讳难避,改名奂,字景明,三国时期曹魏末代皇帝。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奉魏明帝曹叡之祀。曹奂出生于燕王宫。甘露三年(258年),被封为常道乡公。甘露五年(260年)五月,魏帝曹髦被杀,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帝,同年六月初二曹奂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景元。咸熙元年(264年),以曹奂为皇帝的魏国朝廷,宣布废除屯田官,以均政役。次年,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建立西晋,史称晋武帝,魏国自此灭亡。十一月十七日,晋武帝封曹奂为陈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奂去世,谥号为详细>

  • 中文名曹奂
  • 别名魏元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燕国蓟县
  • 出生日期246年
  • 逝世日期3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