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卢沟桥事变
导读

卢沟桥事变

一寸河山一寸血。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仇恨和耻辱。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自此欲火抗争直至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华民族的百年衰败沉沦自此开始扭转,古老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独立与
卢沟桥事变

话题内容

佟麟阁

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七七事变爆发后,佟麟阁以副军长之职负责军事指挥,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官司兵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时人在《北详细>

  • 中文名佟麟阁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2年10月29日
  • 逝世日期
宋哲元

宋哲元(1885年——1940年),字明轩,山东乐陵县人。1908年,二十三岁的宋哲元开始长达三十三年的戎马生涯。1925年至1933年先后任热河省都统,西路、北路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33年春,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东三省后,向关内进犯,山海关保卫战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宋哲元奉命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喜峰口、罗文峪一带抗击日军。由于二十九军的武器装备极为简陋,宋将军命人为每个士兵打造一把锋利的大刀,并配教练进行指导操练,使不少士兵练就一手高超的大刀术。3月9日晚,五百名大刀队详细>

  • 中文名宋哲元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山东省乐陵市城关镇赵洪都村
  • 出生日期1885年10月30日
  • 逝世日期
赵登禹

赵登禹自幼因家中贫穷,只读过两年私塾,就拜师习武刻苦练功,武艺超群。1914年,年仅16岁即投身冯玉祥部。在一次与冯玉祥摔跤角力中,他把冯玉祥摔倒三次。排长责怪,他却说:“不摔倒,怎定输赢?”冯玉祥不仅没有责怪他,还把他收为随身卫兵。1918年冯玉祥驻防湖南常德,赵登禹随往。境内有常德山,一次执行任务,需翻过山。已闻山中有虎伤人,他还只身上山,空拳击虎,虎奄奄一息。冯玉祥知悉后拍下照片:只见一魁壮军人骑于虎背,左手抓住虎头右拳高举,作打虎状。冯玉祥将照片登报后保留下来,直至1937年7月28日赵登禹抗日殉详细>

  • 中文名赵登禹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8年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