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明太祖北伐
导读

明太祖北伐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从此开始长期的对北元的军事讨伐。
明太祖北伐

话题内容

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1355年,常遇春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时建立了卓越的军功。1369年,在北伐中原时,暴卒军中,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详细>

  • 中文名常遇春
  • 别名常十万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
  • 出生日期1330年
  • 逝世日期1369年
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详细>

  • 中文名徐达
  • 别名徐天德、徐魏公、徐武宁、徐中山
  • 民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
  • 出生日期1332年
  • 逝世日期1385年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率军克集庆,改名应天府。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战死。同年灭汉,自立为吴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遣部将杀害小明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灭张士诚。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随后出师克详细>

  • 中文名朱元璋
  • 别名朱兴宗、朱洪武、朱公子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东乡(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