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长沙会战
导读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国民政府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第9战区集结重兵与日军在战线对峙。前2次长沙会战,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中国军队的损失更大;但从战略上,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可以认为是抗战中的胜利。第3次长沙保卫战则是一场典型的胜仗,国民党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第4次长沙会战日军以优势兵力发动猛攻,中国军队被
长沙会战

话题内容

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男,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峰镇小坪石村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军事家,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薛岳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抗日战争中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后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战役失败后撤退至台湾。1952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曾任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后病逝于台湾,享年102详细>

  • 中文名薛岳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广东韶关市乐昌市九峰镇小坪石村
  •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27日
  • 逝世日期
陈诚

陈诚,字辞修,号石叟。1898年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先后入高市小学、丽水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和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读书,1917年毕业,二十岁了的陈诚经同乡同学吴子奇的媒介和吴的妹妹吴舜莲结婚。后北上谋职途径杭州投靠时任国会议员杜志远(同乡),由他代金北京。1919年,陈诚借了一张处州中学的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但因考试成绩差,身材矮小,不能录取。后经杜志远向陆军部军学司司长、主试官魏宗翰疏通,以备取生名义进了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直皖战争爆发后,军校停办。他南下广州,在新建粤军第详细>

  • 中文名陈诚
  • 别名陈辞修,陈诚伯,陈石叟,小委员长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高市乡
  • 出生日期1898年1月4日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