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四川军阀
导读

四川军阀

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省门之乱”到1935年中央军入川,四川地区“大小战争达四百次以上”,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就达到二十九次”,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混战发生。四川各派军阀在经过一系列醒风血雨的吞并混战后,渐渐形成杨森、邓锡侯、田颂尧、
四川军阀

话题内容

刘存厚

刘存厚(1885-1960),字积之,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民国陆军上将,川军领导人之一。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任职于云南武备学堂,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光复云南。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1917年后任四川督军。1923年后任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1933年在四川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后长期在原籍寓居。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清末经历刘详细>

  • 中文名刘存厚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四川简州(今简阳市)
  • 出生日期1885年1月24日
  • 逝世日期
刘湘

刘湘(1888年—1938年),民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在四川内战中逐渐发达,削平群雄统一四川,性格内向,深沉含蓄,持身谨严,为人剽悍,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若即若离,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与政治均有建树,笃信神道。另一方面,刘湘对川渝地区教育事业也有很大投入。1929年,重庆大学成立,其为第一任校长,并且为重大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出川抗战,1938年因病在汉口去世,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详细>

  • 中文名刘湘
  • 别名刘元勋
  • 民族
  • 出生地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 出生日期1888年7月11日
  • 逝世日期1938年1月20日
杨森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现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红日村人(原川东广安县龙台镇寺),川军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贵州省主席。杨森与“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杨森颇具传奇色彩,历经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平江惨案”和积极追随蒋介石打内战的斑斑劣迹。杨森在国民党军阀中,以详细>

  • 中文名杨森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赖心辉

赖心辉(1886~1942年),字德祥,清代光绪10年(1884)生于四川省三台县鲁班乡,父亲是小商人,幼年在家乡读私塾,后在他岳父引荐,在曾伯和(曾秉中,曾德治,字伯和,今中江石笋乡人,云南候补道台,槐轩学派再传弟子,从学李思栋(字松山))门下学习。曾伯和见他大可培养,1907年出任云南省老鸦滩百货厘金局长的时候,带他随同前往。到云南后,读书更为勤奋,1909年被曾伯和保送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11年毕业后分配到陆军十九镇见习。结识了任管带的同乡刘存厚。并参与了十九镇下级军官的秘密结社活动,参加了同盟会详细>

  • 中文名赖心辉
  • 别名赖大炮
  • 民族
  • 出生地四川省三台县
  • 出生日期1886
  • 逝世日期
邓锡侯

邓锡侯(1889年—1964年),字晋康,四川营山县人。历任护国军营长,川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人士、军事家、著名抗日将领,抗战胜利后在川军中被视为领袖。1923年参加第二军与一、三军及边防军对战,任副总指挥,1924年5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省省长。1937年9月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出川抗战,参与“台儿庄大捷”。1946年9月9日代四川省主席,次年任四川省主席。1949年12月9日在彭县率部通电起义。1949年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水利部详细>

  • 中文名邓锡侯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四川省营山县回龙镇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