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退避三舍
导读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避三舍

话题内容

晋文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春秋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骊姬之乱时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怀公而立,在位期间重用贤才,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齐两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前632年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详细>

  • 中文名晋文公
  • 别名晋文公、公子重耳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曲沃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628年
晋献公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详细>

  • 中文名晋献公
  • 别名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