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详细>
史可法(1602年—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明末政治家、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自缢死,福王监国,授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及称帝,史可法因遭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出镇淮上,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史可法由扬州至白洋河,部署诸镇抗敌军事。弘光朝廷大敌当前,犹内乱未已,总兵许定国诱杀高杰,率部投降清军详细>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详细>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投奔齐国,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详细>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详细>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登州人,祖籍山东东平(另一说法定远)。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凭借战功,累迁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万历十年(1582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后,调往广东。万历十三年(1585年),戚继光受到弹劾,罢免回乡。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详细>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详细>
铁木真(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一般指孛儿只斤·铁木真(大蒙古国可汗,军事家、政治家)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传统蒙古文:ᠴᠢᠩᠭᠢᠰ ᠬᠠᠭᠠᠨ;拉丁蒙古文:Činggis Qaγan;西里尔蒙古文:Чингис Хаан),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大蒙古国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铁木真早年丧父,被敌对部族驱逐,投奔克烈部。后集合部众,于1189年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