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晋绥军抗战
导读

晋绥军抗战

晋绥军,是中华民国时期主要活动在山西、绥远以及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其领袖人物为阎锡山、商震、徐永昌、傅作义、楚溪春、孙楚等。晋绥军在辛亥革命的惊涛骇浪中诞生,在军阀混战中成长,在北伐中走向辉煌,在抗战中打出了模范战区的威风,又在国共内战中灰飞烟灭,写满了整个一部民国史。晋绥军自1937年8月7日进行张家口保卫战开始,自11月9日撤出太原为止,对日军顽强抵抗了整整三个月,全军十余万人仅存不足两万。在阎锡山的督率下,惨烈的晋北保卫战显示了晋绥军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和旺盛的作战毅志。晋绥军优良的兵工企业
晋绥军抗战

话题内容

傅作义

傅作义(1895.6.27~1974.4.19),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字宜生。山西荣河安昌村(今属临猗)人。1910年(清宣统二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堂。次年参加辛亥太原起义,任学生军排长,在娘子关等地与清军作战。1912年被保送北京第一陆军中学堂。1915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毕业,回山西在晋军服役,因治军有方,由排长递升至师长。1927年率第4师参加对奉军作战,10月乘虚袭占涿州(今属河北)后,孤军苦守三月余,以不足万人之师,抗击数倍于己之兵力,采用在城墙内外挖掘壕沟阻敌攻城、主动出击详细>

  • 中文名傅作义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山西省荣河县(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
  • 出生日期1895年6月27日
  • 逝世日期
徐永昌

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山西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1959年病逝于台湾。人物生平孤儿从军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一日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沿沟村的贫寒农家。依照崞县地方耕读传家的习俗,徐永昌五岁即在粗通文墨的父亲指导下读书认字,开始念《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及至七岁便入塾受业,先读《论语》,依次读了《孟子》详细>

  • 中文名徐永昌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山西省崞县(今山西省原平市)
  • 出生日期1887年12月15日
  • 逝世日期
楚溪春

楚溪春(1896—1966),原名河,字晴波,河北蠡县北高晃村人,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阎锡山部晋军将领,阎百川的“十三太保”之一。1946年大同防卫战中以一个基干步兵师为主力,坚守45天,抵挡住了聂荣臻、贺龙两部十万人的攻击,一时名声大震,被傅作义邀请出任河北省主席,1949年2月,随傅作义在北平起义。后在文革中服毒自杀。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军训团副教育长、沈阳防守司令官、河北省政府主席、北平督察总监。1949年在北平随傅作义起义。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参事,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兼副秘书长。是第二至四届详细>

  • 中文名楚溪春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河北蠡县北高晃村
  • 出生日期1896年
  • 逝世日期
阎锡山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 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间支持袁世凯称帝。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新掌握山西军政大权。1949年4月逃离山西,后赴台湾,1960年病逝于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详细>

  • 中文名阎锡山
  • 别名
  • 民族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
  • 出生日期1883年10月8日
  • 逝世日期1960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