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前241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扶苏,一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令胡亥即位。说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据说扶苏之母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的流行情歌《山有扶苏》,秦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详细>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又名赵正(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他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