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成康之治
导读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

话题内容

姬诵

姬诵(?~前1021年),姬姓,名诵,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第二位君王。周武王姬发与王后邑姜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姬诵即位初期,因年纪尚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之乱,营建洛邑,迁都于洛邑作为天下的中心,即“宅兹中国”的功绩。姬诵在位时,大封诸侯、派兵东征、制礼作乐,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姬诵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公元前1021年,姬诵因病驾崩,史称周成王。详细>

  • 中文名姬诵
  • 别名周成王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 1021年
姬钊

周康王姬钊(约公元前1036年-前996年),姬姓,名钊,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朝第三任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孙子,周成王姬诵的儿子。初封太子,在召公奭、毕公高辅佐下,正式登基,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东夷叛乱,北征略地,西伐鬼方,进一步加强统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公元前996年,在镐京去世,谥号为康,安葬于毕原。详细>

  • 中文名姬钊
  • 别名周康王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 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