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中法战争
导读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导致费里政权垮台。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
中法战争

话题内容

冯子材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冯子才逝后葬于钦州,朝廷诏予于钦州城东南隅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钦廉一详细>

  • 中文名冯子材
  • 别名冯宫保,字南干,号萃亭 所,勇毅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广东钦州沙尾村
  • 出生日期1818年(戊寅年)7月29日
  • 逝世日期
刘铭传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名臣,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1] 1864年,授直隶提督。无锡之战中,率中路淮军俘太平军黄子隆以下两万余人。先后于黄陂、潍县、寿光等地败东捻军。后向李鸿章献计,将西捻军引到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的狭长地带,铭军在西捻军被围后与之决战,致西捻军全军覆没。以收平西捻军的全功而晋爵一等男。1884年,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淡水等地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详细>

  • 中文名刘铭传
  • 别名省三,壮肃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肥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唐景嵩

唐景崧同治四年(1865)进士,接吏部候补主事,任小京官18年,郁郁不得志。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略越南北圻。上折言越事,自请赴越南联络黑旗军抗法。奔走于顺化、保胜、山西、北宁间,为刘永福策谋。团结各方抗法,参与河内、山西两战。1884年冬,得粤督张之洞支持,成立景军,开赴西线和滇军围攻宣光,不克。中法战争后调福建台湾道,旋升台湾布政使,署理台湾巡抚。1895年清朝割弃台湾,台湾军民成立民主国,推唐为大总统领导抗日。当日军登陆台北,唐便携款内渡,颇受时论指责。此后回桂林闲居,不再出仕。1897年支持康详细>

  • 中文名唐景嵩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广西灌阳
  • 出生日期1841年
  • 逝世日期
潘鼎新

19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推行殖民主义,派军占领越南,继而准备占领中国的西南腹地。光绪九年(1883)九月,法军向清守军刘水福部进攻。在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清政府除加强两广防务外,并命潘鼎新为湖南巡抚,在二线布防。光绪十年(1884)调授广西巡抚。潘鼎新驰抵南宁接印后,即奏请调兵遣将,驻守前钱。六月二十五日,清军大创法军于观音桥。潘鼎新随即驻军谅山,扎兵于屯梅、谷松、坚牢等处要隘,与法军初战船头、祗社,获胜。但是清政府面对法军武装侵略,不主张抗击到底,而乞求议和,李鸿章密令潘鼎新“战胜不追,详细>

  • 中文名潘鼎新
  • 别名琴轩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安徽省庐江县广寒乡
  • 出生日期1828年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