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丁丑年(牛年),无闰月,共354天。农历起止时间为1937年2月11日—1938年1月30日。
1937年大事记
一月
1月12日——红军西路军在甘肃高台县城遭受重大损失。 [2]
1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
1月20日——红军西路军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 [2]
1月21日——延安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央决定将中共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25日开始用新华社名义向全国发布新闻。 [3]
1月29日——《红色中华》从352期改名《新中华报》。
二月
2月2日——东北军分裂,主和将领王以哲被杀。
2月6日——张国焘在延安向中共中央作书面检讨。
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国民党内外政策开始转变。同日,宋庆龄自1927年以来来首次出席国民党中央全会。
三月
3月6日——老舍发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3月11日——红军西路军于祁连山败散,余部进入新疆。
3月22日——周恩来赴杭州,与蒋介石谈判根据地政权和军队改编问题。
四月
4月3日——蒋百里的《国防论》出版,暗示中国练兵要以日本为假想敌人。
4月18日——第二届全国美术展在南京举行。
4月22日——国民党中常委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和选举法。
4月——丰满水电站开始施工。
五月
5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苏区党代表会议。
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5周年。
5月6日——德国巨型载客飞艇“兴登堡”号在美国新泽西州焚毁,烧死5人,从此飞艇退出了商业飞行的舞台。
5月15日——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韦尔斯采访,回答了关于国共合作、阶级斗争、争取民主、准备抗战等问题。 [4]
5月1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党代表会议。
5月中旬——由北平文教界发起的“启蒙学会”成立。
5月29日——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考察延安。
六月
6月8日——国共两党庐山谈判,周恩来向蒋介石提交了中共中央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
6月26日——延安与南京之间的电台接通。
6月——全国铁路已达13000公里。“东北救亡总会”在北平成立。班禅九世入藏受阻,率众驻锡于青海玉树。
七月
7月1日——牡丹江至佳木斯的牡佳铁路全线通车。
7月7日夜——日军向卢沟桥一带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守军第29军予以还击。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史称“七七事变”。
7月8日——-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7月17日——蒋介石就卢沟桥事变发表声明。
7月28日——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成立。
7月29日——北平、天津沦陷。
7月31日——“七君子”(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史良、沙千里)出狱。
7月底,麦新开始创作《大刀进行曲》 [12] 。
八月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周年。
8月1日——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山西新军”)成立。
8月1日——山东菏泽发生7级地震(菏泽大地震)。
8月8日——麦新把歌曲《大刀进行曲》拿到业余合唱团排练 [9-10],在上海文庙举办抗日义演合唱会,成百上千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首次唱响一曲名为《大刀进行曲》的炮火战歌。 [11]
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斋藤要藏,驾军用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国军用机场,被机卫兵当场击毙。
8月12日——-国防最高会议成立,蒋介石任三军大元帅。
8月13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
8月14日——日机首次轰炸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8月15日——日机大举空袭南京,爆发激烈空战。
8月18日——耳机之父Eugen Bey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耳机。
8月19日——日机两度空袭南京,被击落3架。
8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抗战指导方针。
8月21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8月21日——日机空袭南京,受狙击而未成。
8月24日——日机9架空袭南京,被击落两架。
8月22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8月25日——中国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司令。
8月26日——日机12架空袭南京,被击落两架。
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九月
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林伯渠任主席。
9月22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十月
10月1日——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
10月12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副之。
10月13日——第二战区组织忻口大战,中日两军均伤亡惨重。
10月22日——红军长征胜利日,红军长征胜利1周年。
10月26日——日本军队攻占福建省金门县,金门沦陷。
十一月
11月9日——傅作义部与日军在太原血战不支,太原陷落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11月13日——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宣布上海沦陷。
11月19日——苏州沦陷。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告迁都重庆。
11月23日——淞沪会战曾泽寰将军壮烈殉国。
十二月
12月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
12月10日——日军见中国军队拒绝投降,遂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
12月10日——芜湖沦陷。
12月12日——西安事变1周年。
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在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共计30万同胞被杀,南京城三分之一建筑被烧毁,8万妇女遭到强奸。
12月20日——国共高级领导人在武汉会谈。
12月24日——日军攻占杭州,杭州沦陷。
12月27日——济南沦陷。
出生人物
1月17日——巴茨·费特香斯(buzz feitshans) [8] ,美国著名制片人。(1937-)
1月28日——石滋宜,全国华人企业界管理大师。(1937-2021)
2月5日——王选,中国计算机科学家,中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1937-2006) [19]
2月10日——米罗斯拉夫·布拉泽维奇,克罗地亚足球教练,曾执教克罗地亚国家队、上海申花、中国国奥队等。(1937-2023) [18]
2月11日——玛丽斯·孔戴,法属瓜德罗普女作家。(1937-)
2月16日——张锦池,中国红学会发起人之一、哈师大学终身教授。(1937-2020) [13]
3月2日——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阿尔及利亚总统。(1937-2021)
3月5日——刘凤荣,中国前著名速度滑冰运动员。(1937-2020) [20]
3月21日——毛德镇,中国田径教练。(1937-2009)
3月28日——钟景辉,中国香港导演及演员。(1937-)
3月28日——叶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2021) [1]
3月30日——沃伦·比蒂,美国演员、导演、编剧和制片人。(1937-)
4月4日——朱逢博,中国著名女歌唱家。(1937-)
4月13日——韩善续,中国著名演员。(1937-2016)
4月22日——杰克·尼科尔森,美国电影演员。(1937-)
4月28日——萨达姆,伊拉克总统。(1937-2006)
5月——董建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1937-)
5月——沈虎雏,沈从文次子、北京工商大学退休教师。(1937-2021) [14]
5月5日——陈德良,越南原国家主席。(1937-) [17]
5月8日——托马斯·品钦,美国作家。(1937-)
5月24日——朱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1937-2021) [16]
5月29日——美空云雀,日本著名演歌歌后。(1937-1989)
6月1日——摩根·弗里曼,美国著名演员。(1937-)
6月22日——陈履安,中国台湾省政治人物。(1937-)
6月25日——小渊惠三,日本第84任首相。(1937-2000)
7月2日——顾圣婴,中国女钢琴家。(1937-1967)
7月6日——迈克尔·萨塔,赞比亚总统。(1937-2014)
7月6日——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前苏联著名钢琴演奏家。(1937-)
7月13日——许还山,中国男演员。(1937-)
7月29日——桥本龙太郎,曾任日本首相,自民党干事长。(1937-2006)
8月1日——才旦卓玛,中国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1937-)
8月3日——史蒂文·伯克夫,英国著名男演员。(1937-)
8月8日——达斯汀·霍夫曼,美国电影演员。(1937-)
8月15日——本扬·沃拉吉,老挝国家副主席。(1937-)
8月17日——刘炳森,中国著名书法家。(1937-2005)
9月29日——龚如心,中国香港华懋集团主席,亚洲第一女富豪。(1937-2007)
10月11日——博比·查尔顿爵士,英国前足球运动员、教练员。(1937-) [21]
10月28日——廖有梁,中国电影明星。曾在著名电影《柳堡的故事》中扮演男主角副班长李进。(1937-1999)
10月28日——兰尼·威尔肯斯,NBA著名球星,NBA历史五十大球星之一。(1937-)
11月——吴永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37-2020) [15]
11月4日——吕志涛,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1937-2017)
11月30日——千千松幸子,日本女性声优。(1937-)
11月30日——雷德利·斯科特,英国著名导演。(1937-)
12月——司马东,中国钢笔书法家。(1937-)
12月11日——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冶金专家。(1937-)
12月21日——简·方达,美国女演员、制作人、模特。(1937-)
12月31日——安东尼·霍普金斯,英国男演员、导演、制作人。(1937-)
逝世人物
1月20日——董振堂,无产阶级军事家 [2]
3月15日——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美国恐怖,科幻与奇幻小说作家(1890年出生)
3月不详——吴富莲,红军妇女杰出代表之一
4月27日——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
4月27日——曾日三,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又名曾日山
5月23日——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实业家,慈善家,是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被人称为“石油大王”。
7月20日——马可尼,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无线电通讯奠基者之一
8月14日——乐灵生,美南浸信会在华传教士(1871年出生)
9月2日——皮埃尔·德·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现代奥运创始人(1863年出生)
10月16日——郝梦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
10月19日——欧内斯特·卢瑟福,新西兰物理学家,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881年出生)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开始,至次年1月,共计30万同胞遇难。
12月20日——埃里希·鲁登道夫,德国军事家(1865年出生)
12月25日——熊希龄,近代慈善之父,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
12月28日——莫里斯·拉威尔,法国作曲家
12月30日——陆伯鸿,中国企业家、慈善家和天主教人士(1875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