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历史热读

隋朝的相关热读

隋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

一、生平:杨坚,弘农华阴(今陜西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父亲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封为隋国公。杨忠死後,杨坚袭父爵,女儿为周宣帝的皇后。由此可见,杨坚不仅是关陇集团上层犟有力的军事统帅,还是皇亲国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周宣帝死後,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即位,杨坚便以「...

大运河:杨广为何热衷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

杨坚“妻管严”只是爱的太深

中国历史上的皇后,是封建社会帝王制度下的伴生物,也就是古代的第一夫人。因为皇帝的权威性和神圣感,妻以夫贵,他的老婆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地要与一般的老婆不一般,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专属名词则是“母仪天下”,也就是所有天下妇女的榜样和旗帜。虽然帝王实行一夫多妻制,所谓“三宫六院...

隋文帝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

隋文帝刚刚建立隋朝的时候,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突厥、吐谷浑等总是骚扰大隋的边疆,严重地威胁着隋朝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统一,无奈之下,隋文帝采取了武装防御的措施,以使边疆得到安定的发展。当时的突厥族是匈奴另外的别支,兴起于北魏末年。到木干可汗时,势力达到了非常强盛的地步,成为北...

阿史那皇后:去世仅三十几岁却经过了三代皇帝

阿史那皇后(551年-582年),阿史那氏,突厥族,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女,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天和三年(568年)立为皇后。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去世,宇文邕之子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尊奉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大象元年(579年),宇文贇传位给长子北周静帝宇文阐,自为太上皇,自称天元皇帝,尊阿史那氏为...

隋唐有十八路反王,为什么最后是李渊得到了天下?

十八路反王为我国古典小说《说唐》、《大唐秦王词话》里的主要人物。而在评书中,四明山围攻隋炀帝的有十八路反王,他们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大凉王李轨、小梁王萧铣、济宁王王薄、江南王沈法兴、冀州王高士达、江淮吴王杜伏威、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金提王...

隋代将领长孙晟:智勇双全安边定邦,联姻染干归附各部

长孙晟(551年-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 ,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 。长孙晟生性聪慧,涉猎书史,擅长骑射。在北周时期,仅任司卫上士、奉车都尉。隋朝建立后,历任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左领军将军、右骁...

她是生出历史上唯一女帝的人,前半生虽荣华富贵,44岁嫁人后却落得流落街头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史书称武...

中国古代地图之隋朝地图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西安)。隋文帝于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并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营建并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又修建了贯通...

鼓励忠谏——政治开明,经济繁荣

唐太宗任用贤才的目的,是为了辅佐他治理天下,同时也是为了广泛听取臣下对皇帝的意见以确保治国方法的正确,为此他不厌其烦地一再鼓励臣下们“正词直谏”,要敢于“犯颜忤旨”。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朕“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这句话,道出了唐太宗鼓励臣下“正词直谏”的...

渭桥之盟——大智大勇平忧患

北方的突厥主颉利可汗,虽然曾与李世民在豳州定盟,但后来依然屡屡进犯。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和突利再次举兵二十万,侵入唐的边境泾州(治今甘肃镇原东南)。太宗下诏戒严,并派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带兵前去抵御。敬德到了泾州后,正好与突厥兵相遇,杀死突厥一千多人。吃了这一败仗后...

笼络人才——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唐太宗在他的青年时代,便以善于笼络人才而著称。晋阳起兵的前后,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等人结为密友,共谋起兵大事。攻取长安,李渊称帝后,李世民又依靠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程知节、尉迟敬德、秦叔宝、段志宏等一大批文武贤才,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又在“玄武门事变...

李渊出面——三皇子互不相让

李渊看得出,如果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能稳操政柄,妥善解决兄弟之间的权力之争,朝廷必将大乱,手足之间也会生成诛杀之祸。他决定必须支持一方,稳住另一方,使双方都有所收敛,缓和斗争的尖锐程度。他权衡再三,觉得还是站在李建成一边,更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这是由于:第一,李建成是长子,而且已经...

历史上究竟是谁亡的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统朝代。 由于皇室姓杨又称隋杨,尊称大隋。杨...

人才济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太宗的任贤纳谏,使得贞观年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治国才能的杰出人才。唐太宗正是依靠这批人才,尽心竭力,从而导致了“贞观之治”的出现。长安宫殿中有座三清殿,在三清殿的侧面,矗立着一座引人注目的凌烟阁。这凌烟阁的引人注目,它的巍峨气象是个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是它的里面画有二...

隋朝有什么样的后妃制度

提到皇帝的后宫,我们总会想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等词句,虽不能说很准确,但却足见皇帝后宫之庞大。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如此庞大的后宫,又是如何管理呢?其实,后宫自有它一套独立的运行制度。我国封建王朝,各代皇帝大都三宫六院,所以必须建立必要的后妃制度,...

健全制度——尊重谏官广开言路

广开言路”,是我国政治历史的优秀基因,也是“言论自由”这一现代文明标志的前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更要大书、特书,大倡、特倡。唐太宗为确保广泛听取臣下进谏有制度上的保证,健全了封驳制度。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的关系上,中书省制敕诏命草成后,由中书侍...

弑父杀兄——篡夺称帝显原形

仁寿二年(602年)八月,独孤后病死。当着隋文帝及太监宫女们的面,杨广哭得死去活来,好像非常伤心。但回到自己的私室,饮食言笑和平常一样。独孤后和隋文帝的感情很好,对他管束得也很严,限制他亲近妃子和宫女。一次,隋文帝见到一个宫女长得很美,就临幸了她。独孤后知道后很生气,趁隋文帝上朝...

平定边患——节节胜利助盛世

到贞观四年(630年)春,太宗接到北征军的捷报:颉利被李靖打得落荒而逃。颉利被李靖突破后,一口气奔往碛石,正想在此重整旗鼓,将来东山再起。万万不料并州都督李世勣,不知从何处杀了出来,颉利可汗如临大敌,立即调兵作最后一搏。但是他的队伍已是不堪一击,交战不久就溃不成军。颉利估计碛石也...

刚被隋文帝制定的制度,炀帝为啥一上台就改了?

于大业三年(607年)四月甲申时,通过隋炀帝的批准,大隋帝国颁布新律令,其中的内容涵盖了中央以及地方官职设置的诸多方面。律令颁布的同时,炀帝大赦天下,并宣布免除关中百姓三年赋役。没过几天,炀帝又密集地打出一套政策制度的组合拳。先是继续推行文帝朝的改州为郡政策,接着又依照古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