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人物> 魏徵

魏徵唐朝宰相

魏徵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早年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起义,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

与魏徵相的关事件

魏徵名片

  • 所属朝代唐朝
  • 别名魏玄成、魏百策、羊鼻公
  • 民族部落汉族
  • 出生地钜鹿郡
  • 出生日期580年
  • 主要作品《隋书》、《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
  • 主要成就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徵的介绍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早年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起义,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去世,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参与修撰《群书治要》、《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

魏徵相关历史话题:贞观之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