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人物> 魏巍

魏巍当代散文四大家之一

魏巍
1920年3月6日魏巍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魏巍少年入平民小学,后就读于乡村简易师范,15岁时父母双亡,靠誊写为生。 1937年12月,17岁的魏巍从郑州只身赴山西赵城县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参加八路军。该校后来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1938年,随营学校并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为第三期学员。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魏巍从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魏巍始终在战斗部队任职,在战火中成长,在战斗中进步。他在与一线官兵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浓浓的战

与魏巍相的关事件

魏巍名片

  • 所属朝代近代
  • 别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
  • 民族部落
  • 出生地河南郑州
  • 出生日期1920年3月6日(庚申年农历正月十六)
  • 主要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火凤凰》
  • 主要成就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魏巍的介绍

1920年3月6日魏巍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魏巍少年入平民小学,后就读于乡村简易师范,15岁时父母双亡,靠誊写为生。 

1937年12月,17岁的魏巍从郑州只身赴山西赵城县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参加八路军。该校后来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

1938年,随营学校并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为第三期学员。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魏巍从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魏巍始终在战斗部队任职,在战火中成长,在战斗中进步。他在与一线官兵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浓浓的战友情,这为他后来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生活基础。

1946年3月19日魏巍与刘秋华举办了热烈而简朴的战地婚礼。 

1949年4月,魏巍被任命为晋察冀野战军骑兵第六师第十六骑兵团政委。这个团是傅作义起义部队改编过来的,成分非常复杂,有些官兵起义并不十分情愿,魏巍在这个团工作十分危险。上任前,他作了最坏的打算,把那个时期他写的诗稿交给了在晋察冀军区工作的好友孙犁代为保管。魏巍曾经说过,他不死,诗不死,此去如不归,诗也不会死掉。后来,孙犁把魏巍的这些诗选编好并于1951年出版了《两年》。

1950年5月,魏巍调到总政治部,任学校教育科副科长、创作室副主任。从此,魏巍离开了作战部队,始终在总部和战区工作,走上了专业作家和文艺战线的领导岗位。 

1950年,魏巍调入解放军总政治部时恰逢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作为总政《谁是最可爱的人》封面派往前线的部队文化工作者赶赴朝鲜前线。1950年至1958年间,魏巍3次赴朝鲜。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隆重推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主席随即批示“印发全军”。 

1953年,魏巍开始为长篇小说《东方》创作做准备。他认为要表现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只有通讯报道是不行的,要用长篇小说的体裁才能将这场伟大战争的历史纵深感和朝鲜战场、国内建设,工厂、农村的空间跨度充分反映出来。

1957年魏巍参加编写《华北解放战争史》。

1978年,魏巍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文化部长,后来担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聂荣臻元帅传记组组长。这一时期,是他文学创作作品盛出的时期。

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8月24日,魏巍因病于北京逝世。 

热门事件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