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何时闲。
我见众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
青山已随晚风去,我与沧海化桑田。
朝阳落幕霞光盛,云海浅薄秋雨残。
以“青山”为锚点,讲述了一个完整的生命故事: 从初遇时的独一无二,到失去后的天地失色,最终归于宇宙尺度下的永恒孤寂。它道尽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至情,与“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的至悲。
相问 · 尘缘初定
“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何时闲”
开篇以人与自然的对话,勾勒出“倦于奔忙”的尘世客与“静默永恒”的青山形象。一问一答间,是俗世之累与自然之静的碰撞,为后文的情缘埋下伏笔——正因人生忙碌,那份为你而生的闲情才显得格外珍贵。
“我见众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
承上启下,点明主题。万水千山在“我”眼中本无区别,只因你的出现,才让一座山有了“青山”的意义。此句完成了从自然之景到心中之人的升华,确立了全诗的情感核心。
终局 · 山海皆平
“青山已随晚风去,我与沧海化桑田”
诗意陡转,道出物是人非的终局。“你”(青山)已如晚风消散于天际,而“我”在无尽的岁月中,目睹沧海变为桑田。此句以宏大的地质变迁,喻指情缘逝去后,个体所承受的、近乎永恒的孤寂与等待。
“朝阳落幕霞光盛,云海浅薄秋雨残”
末句以四组意象收束全篇,文辞绚烂,意境凄清:
“朝阳落幕”与“霞光盛”:象征美好时光的终结与最后的绚烂。
“云海浅薄”与“秋雨残”:暗示曾经的磅礴爱意已变得稀薄,只剩凄冷的余韵。
天地万物依旧运行,却再无你的痕迹,唯留“我”在盛大的霞光与萧瑟的秋雨中,独自面对一个没有你的、残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