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借我一壶酒,醉到明年秋满楼。
人间多少惊天月,几分凉意几分愁。
酒入相思情入魂,情由心动不由人。
试问人间红尘客,几人能过相思门。
这是一封写给所有痴情人的“诊断书”:
病症是相思入骨,病因是情不由己,而预后则是——此乃不治之症,众生皆然。 它因这份清醒的绝望,而显得格外苍凉与动人。
第一联:以酒避世的奢望
“何人借我一壶酒,醉到明年秋满楼”
开篇奇绝:“借酒”已是无奈,“醉到明年秋”更是极致的夸张。诗人并非真想长醉,而是想跳过整个漫长的、没有对方的相思周期。一个“秋”字,既点明时间,也带来了寂寥的底色。
意境:想象自己醉倒楼中,再醒来时,楼外已是秋意弥漫。这其间错过的时光,正是他想要逃避的、充满愁绪的岁月。
第二联:人间风月的质问
“人间多少惊天月,几分凉意几分愁”
承上启下:由“秋”自然引出“月”。月色虽美(惊天),但在愁人眼中,每一分清辉都透着凉意,每一分凉意都化作了愁绪。
诗眼:“几分凉意几分愁”,是巧妙的通感修辞。将视觉(月)、触觉(凉)、情感(愁)融为一体,将无形的愁绪量化,仿佛愁绪如月光般可以丈量,可见其浓重。
第三联:情难自控的宿命
“酒入相思情入魂,情由心动不由人”
逻辑递进:酒能醉人,但醉后相思之情反而更深,直抵灵魂深处。为何如此?因为“情由心动不由人”。这句道出了全诗的核心——爱情的自主与不可控性。它像一种本能,理性无法约束,人力无法扭转。
第四联:红尘众生的叩问
“试问人间红尘客,几人能过相思门”
升华主题:诗人由己及人,向所有在红尘中奔波的旅客发出终极一问。这“相思门”是一个极妙的隐喻,它既是情关,也是劫难。
答案不言自明:“几人能过”的诘问,实则是“无人能过”的断言。它将个人的痛苦,上升为普世的人类困境,引起了所有经历过情苦之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