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历史热读

三国的相关热读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源于瘟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将兵二十万奉国威灵,仗钺征伐,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蜀书先主传》: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征刘表,...

三国重要人物简评

一、统帅篇 1、曹操是伟大的,成就是非凡的,战功是赫赫的,文才是飞扬的。 2、刘备是仁义的,示弱是聪明的,演戏是一流的,五秒钟流泪的。 3、孙坚是雄烈的,华雄是他杀的,死的是惨烈的,儿子是争气的。 4、孙策是英雄的,血气是方刚的,霸气是...

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的民间传说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

曹操为什么至死都没有称帝?

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有趣的是,之前做三公的人,像王允、杨彪,基本皆死于非命,就好像遇整十年(1900、1920、1940、1960)就任的美...

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北伐的原因

在三国鼎立时期,诸葛亮曾经进行了历时八年之久的北伐战争。诸葛亮北伐时间:在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发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乃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1、为报先帝,以完遗愿 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后人尊其为书圣。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司马氏能统一中国因孙刘曹的后代都没能人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末代皇帝愍帝司马邺率领饥肠辘辘的孑遗臣民向兵临长安城下的匈奴汉国大将刘曜肉袒出降,不久即如前任怀帝司马炽一样遭受青衣侑酒之辱后被杀。至此,西晋灭亡。距离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

三国史上最经典的十场辩答

所谓妙答,原是指在辩论过程中巧妙地回答对手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这些回答都是当场即兴发挥的,所以最能表现出人物的知识存储和临场应变能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国时期是继东周列国之后又一个乱世,正是这种思维敏捷之人发挥的舞台。...

曹操为何倾尽一生也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

在中国历史上,在乱世时平定天下的帝王有好几人。汉末乱世,军阀割据,曹操手下贤才云集,良将齐全,曹操本人又文韬武略,论才能理应并不输给那些实现统一的帝王们。然而他却倾尽一生也未得天下,这是由于他生平中做出过某些错误的决策断送了他一统天下的大业,还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所造成的...

荆州之争:三国群雄逐鹿之地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 公元215年(汉建安二十...

三国的经济发展:三国各国经济政策

东汉末期,因为天灾战乱,社会受到破坏,使得经济衰退,大量农地荒废。部份豪强世族纷纷率领族人,建立坞堡以自卫。在其周围从事生产活动后,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庄园制度。坞堡和庄园制度都影响后来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模式。由于东汉朝廷的崩溃,无人重铸磨损不堪的铜钱,加上大量私钱出现。到...

三国简介:三国开国君主都是谁?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和三分归晋,分别指的是什么?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

蜀国灭亡后为何关羽的子孙却被诛灭全族?

三国之中蜀汉灭亡最早,当时天下还未统一,因此,司马昭对蜀汉的君臣都比较善待,除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外,其余主要的官僚贵族都有良好的待遇,刘禅更是被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但是唯独关羽的子孙被残忍灭族?这到底是为什么? 1、“关羽斩庞德” 这最早还要从公元219年说起,关羽守...

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凭什么熬了三十年才灭亡?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

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毛主席一语道破玄机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北伐中原,恢复汉室”这个宏伟目标,屡次兴兵伐魏,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虽然以攻代守,却屡屡无功而返。在北伐期间,麾下名将魏延就提出过一个非常大胆,而且又创意的计划,史书上称之为“子午谷奇谋”。 这是“诸葛亮时代”的一段有名的公案,也是史学...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为什么发动“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一般指高平陵事变。出现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的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和第一百零七回的魏主政归司马氏。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

蜀汉北伐曹魏的三大出兵方案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刘备建立的蜀汉王朝虽然偏霸一方,却一直不忘“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志向,所以一直不定时的出兵北伐,无论是诸葛亮,还是诸葛亮的继承人,他们都曾提出自己的出兵方案。纵观整个蜀汉历史,蜀汉北伐曹魏的出兵方案有3个,其中一个太冒险,一个有太保守,但是有一个有人成功了灭...

《禹贡地域图》: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三国时期出过许多经典书籍,如《禹贡地域图》,便是其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约在泰始四年至七年(268~271),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并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

《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古代中医著作中,今人能叫得出名字的并不多,但其每一本都是智慧的结晶,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比如《针灸甲乙经》就是这么一部著作。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医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该书集《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