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辽沈战役
导读

辽沈战役

战争改变历史,世界史就是被一场场血与火的惨烈之战所改变、塑造的。辽沈战役的失败使得中华民国政府丧失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以及大量精锐部队,士气遭到重挫。此战以后,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对比发生逆转。中共在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当时国共内战的军事形势出现重大转折,并且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战略机动力量很快被投入关内战场参与平津战役,对关内战场产生了决定性影响。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国共两军的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47万精锐部队,从此奠定了淮海、平津两役的胜数。然而
辽沈战役

话题内容

刘亚楼

刘亚楼(1910.4.8—1965.5.7),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支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师长、纵队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四野兵团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文家市战斗、第二次攻打长沙、吉安战斗、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苏联卫国战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详细>

  • 中文名刘亚楼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
  • 出生日期1910年4月8日
  • 逝世日期
卫立煌

卫立煌1914年入湖南都督汤芗铭部学兵营,毕业后在上海参加“肇和”舰起义反对袁世凯。1915年到广州投粤军,由排长递升至旅长。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和东征陈炯明的作战,在孙中山先生广州国民政府担任警卫。1925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3师第9团团长。北伐战争时,入闽作战,升任第一军第14师师长。1927年10月任国民党军第9军副军长、1928年任南京卫戍副司令,后入陆军大学校将官特别班进修。1930年任第十四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率三个兵团在详细>

  • 中文名卫立煌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安徽省肥东县卫杨村
  • 出生日期1897年2月16日
  • 逝世日期
杜聿明

杜聿明是国民党军队中少有的西方化将领。如果说张自忠是中国传统武将的代表,胡琏是中国儒将的代表,邱清泉是中国少壮派猛将的代表,那么杜将军则可算是中国少有的西方化将领的代表。在抗战中,杜聿明是国民党军中为数不多的“闪电战”的坚持者。与大多数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积极防御,稳打稳扎的战术不同,杜聿明的作战特点就是进攻。以优势的火力压制敌手,以最快的攻击速度打挎敌人,其经典战役就是昆仑关大捷。当然,杜聿明的成功与蒋介石对他的宠爱分不开,他所掌握的部队是国民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这也是他有条件去完成他的军事部详细>

  • 中文名杜聿明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陕西省米脂县
  • 出生日期1904年(甲辰年)11月28日
  • 逝世日期
林彪

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9岁入私塾,13岁起就读于林育南、恽代英等在黄冈八斗湾创办的浚新学校。15岁转入武昌共进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中,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发起成立“共进图书社”,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并在陈潭秋等指导下创办“共进月刊”。后被湖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同年秋于共进中学毕业后返回林家大湾,父母要他就近谋一个教师职业,以便关照家庭生活。但他说服父母详细>

  • 中文名林彪
  • 别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林家大湾村
  • 出生日期1907年12月5日
  • 逝世日期
罗荣桓

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同年参加鄂南暴动,任党代表。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随毛泽东进入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第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1929年底参加中共第四详细>

  • 中文名罗荣桓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
范汉杰

范汉杰(1896.10.29—1976),名其迭,字汉杰,广东大埔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德国陆军大学毕业。毕业后,在粤军第一师邓仲元部历任参谋和连、营、团长等职。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第十师师长。北伐期间,参加过大败军阀吴佩孚的汀泗桥战役和讨伐孙传芳的江西德安马回岭战役等。北伐后出国留学,曾到日本、德国考察,研究欧美和日本的政治、军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军长,国民革命军第27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集团军详细>

  • 中文名范汉杰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广东大埔县
  • 出生日期1896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