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诸葛恪专权
导读

诸葛恪专权

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并因功晋爵阳都侯。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诸葛恪专权

话题内容

孙亮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吴武烈帝孙坚之孙,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母为潘皇后。建兴元年(252年),孙亮登基为帝。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孙亮被贬为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离奇去世,年仅十八岁。详细>

  • 中文名孙亮
  • 别名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建业
  • 出生日期242年(一说243年或246年)
  • 逝世日期260年(一说261年)
孙休

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祖籍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三国时期孙吴第三位皇帝。吴武烈皇帝孙坚之孙,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后,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恩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永安七年七月癸未日(详细>

  • 中文名孙休
  • 别名吴景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丹阳郡建业县
  • 出生日期235年
  • 逝世日期264年9月3日
孙峻

孙峻(219年256年9月19日),字子远,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官至丞相、大将军。武烈帝孙坚之弟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 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在设计诛杀政敌诸葛恪后开始掌握吴国大权。拜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废太子孙和、孙权之女孙鲁育,宣太子孙登之子孙英先后被杀。详细>

  • 中文名孙峻
  • 别名故峻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吴郡富春
  • 出生日期219年
  • 逝世日期256年9月19日
诸葛恪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孙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 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详细>

  • 中文名诸葛恪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203年
  • 逝世日期2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