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长子,司马昭兄长,司马炎伯父,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之一。 他在高平陵之变中率兵控制了京都。司马懿逝后,他执掌魏国军政大权,在合肥新城大败诸葛恪。254年,他诛杀企图政变的李丰、夏侯玄等人,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大权在握。次年他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后病死于许昌,终年48岁,谥号忠武,庙号世宗,葬于峻平陵。详细>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详细>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获封新城乡侯,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详细>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中国西晋开国皇帝(266年2月8日—290年5月16日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司马炎出身河内司马氏。曹魏末年,其祖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司马昭相继控制朝政。咸熙元年(264年),司马炎被立为晋王世子,翌年司马昭去世,他继任为相国,袭封晋王。同年十二月(266年2月),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建立西晋,改元泰始。即位之初,鉴于曹魏宗室屏藩无力以致孤立而亡,大封同姓诸王,又委任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