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十常侍
导读

十常侍

十常侍是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首领是张让和赵忠。他们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中,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当时一些比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的腐败。郎中张钧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指出,黄巾起义是外戚宦官专权逼出来的,他说:“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宾客典据州郡,辜确财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在《三国演义》里,十常侍指的是指张让、赵忠、封谞、段
十常侍

话题内容

夏恽

介绍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人称“十常侍”,其首领是张让和赵忠。他们玩小皇帝于股掌之上,以至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人民不堪剥削、压迫,纷纷起来反抗。当时一些比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团的黑暗腐败,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形势。郎中张钧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明白详细>

  • 中文名夏恽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张让

张让(?—189年),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尽。详细>

  • 中文名张让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豫州颍川郡
  • 出生日期约135年
  • 逝世日期189年
曹节

曹节(196年260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献帝刘协第二任皇后,魏武帝曹操的女儿。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位,献帝被废为山阳公,曹节为山阳公夫人。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袭封魏王位。曹丕授意华歆去逼汉献帝让位。曹节怒斥华歆,华歆只好退出宫去。景元元年(260年),曹节病逝,仍以汉朝礼仪合葬于献帝的禅陵,谥号献穆皇后。详细>

  • 中文名曹节
  • 别名曹皇后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县
  • 出生日期196年
  • 逝世日期260年
段珪

人物小传段珪(?—189),东汉宦官,与张让、赵忠、封谞、候览、蹇硕、曹节、陈旷、夏恽、郭胜、等十个宦官合称“十常侍”,同属东汉末年“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都任职中常侍。段珪与张让、赵忠等人朋比为奸,党同伐异,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引起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的不满。何进谋诛宦官,却不纳曹操、陈琳之谏,多结外镇军阀,翘首京师,与袁绍等谋诛宦竖。终于事泄,被宦官集团查知。张让、段珪等人先下手为强,斩杀何进于嘉德殿前,却也引起了京师的变乱。袁绍等人趁机带兵冲入皇宫,大肆诛杀太监。洛阳卫军变乱后,段珪与张让等人劫持详细>

  • 中文名段珪
  • 别名“十常侍”之一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赵忠

封侯贵宠赵忠安平人,张让颍川郡人。少年时都在宫廷中做事,桓帝时任小黄门。赵忠因为参加诛杀梁冀功封都乡侯。延熹八年(165年),黜为关内侯,食本县租千斛。汉灵帝时张让、赵忠一起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与曹节、王甫等人内外一气。曹节死后,赵忠兼任大长秋。张让有监奴主管家务,勾结权贵,收受贿赂,威名很大。扶风人孟佗,家产富足,同张让的监奴结为朋友,竭自己所有送给监奴,没有剩下一点自己所爱的东西。监奴感激他,问孟佗:“您有什么要求呢?我都能为您办啊。”孟佗说“:我只希望你们为我一拜而已。”当时请求见张让的宾客,经常详细>

  • 中文名赵忠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安平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郭胜

十常侍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十常侍”之一。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相关记载《后汉书·何进传》:蹇硕与赵忠书曰:‘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然则幸由郭胜得入掖庭。”《三国演义》:百官呼拜已毕,袁绍入宫收蹇硕。硕慌走入御花园阴下,为中常侍郭胜所杀。详细>

  • 中文名郭胜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