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周公东征
导读

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是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的贵族,并且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起兵清君侧,史称三监之乱。周公力劝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东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调动大军,率军东征。
周公东征

话题内容

周公

周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元圣”、儒学先驱,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封于曲阜,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武王薨逝,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他率师东征,平定叛乱,灭奄后大举分封诸侯,营建成周洛邑。又制礼作乐,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主张 “明德慎罚”,以“礼”治国,奠定了“成康之治”的基础。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详细>

  • 中文名周公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姬发

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043年),姬姓,名发。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崩逝,姬发继位。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武王分封了一批宗室功臣,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同时定都镐京周武王营建洛邑时,又迁九鼎于洛邑。克殷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详细>

  • 中文名姬发
  • 别名周武王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岐周(今陕西岐山)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约 公元前 1043年
姬旦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之弟。周文王姬昌还在世时,周公作为儿子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姬发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姬发,处理很多政务 。周文王时,周人已经开始了与商王朝的周旋与斗争。当初,姬昌取得了商纣王帝辛的信任,殷王赐命姬昌弓矢、斧钺,可以有征伐之权。姬昌受命七年驾崩,姬发即位,仍然以太公望(姜尚)为国师,以周公旦为辅相。太公、周公是武王最为得力的助手。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这一点与太公不同,因此,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其他的疑难小事,武王总是与周公商讨。武王正式即位之年(公元前1050年)二月,武王详细>

  • 中文名姬旦
  • 别名武乙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管叔

管叔(?~公元前1039年),姬姓,名鲜,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管国(今河南郑州)国君。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管叔鲜封于管地,建立管国,与蔡叔度、霍叔处协助、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年幼,由管叔鲜四弟周公旦摄政。管叔鲜与蔡叔度、霍叔处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不久,周公旦平定叛乱,诛杀管叔鲜,管国灭亡。详细>

  • 中文名管叔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蔡叔

蔡叔(生卒年不详),又称叔度,姬姓,名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西周“三监”之一,蔡姓始祖。周武王灭商后,蔡叔被封于蔡,以监视武庚及殷遗民。周成王年幼继位后,周公摄国政,蔡叔与管叔疑周公不利于成王,联合武庚作乱。后周公东征战乱,三年战乱即平息,蔡叔被流放而死。其子蔡仲(名胡)改过,周公封之为侯,恢复蔡国。蔡叔建立蔡国后,与管叔鲜、霍叔处共同协助、监督武庚,一起治理了商朝的遗民,巩固了统治。详细>

  • 中文名蔡叔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