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三省六部制
导读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三省六部制

话题内容

刘秀

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湖北枣阳市,一说河南南阳市),东汉开国皇帝(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政治家,军事家。刘秀是刘邦九世孙,“美须眉”,早年入太学学习。新莽末年,爆发赤眉、绿林起义。地皇三年(22年),刘秀在宛城起兵反莽。次年二月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刘秀被更始帝任命为太常、偏将军。同年六月,王莽军围绿林军于昆阳,刘秀突围调集援兵,与城内义军合击,歼灭王莽军主力,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其兄刘縯被更始帝杀害后,刘秀隐忍伪装,被更始帝封为萧王,派往详细>

  • 中文名刘秀
  • 别名文叔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陈留郡济阳
  • 出生日期公元前 5年1月15日
  • 逝世日期57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