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历史热读

历史热读

宋霭龄丈夫是谁?宋霭龄怎么死的?

 宋霭龄的丈夫是谁?宋霭龄,又写作宋蔼龄(英语:ElingSoong,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19日),祖籍海南文昌县,生于江苏省苏州府昆山县,孔祥熙之妻,宋庆龄、宋美龄的姐姐,是宋氏家族的核心人物。宋霭龄的最后结局又是什么呢?宋霭龄出生在江苏昆山,父亲宋嘉澍原是监理会的传教士,后来放弃传教工作经商;母亲为倪桂珍。1904年5月28日,即14岁时抵...[详细]

张学良不回大陆说了哪七个字

张学良将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风流倜傥过着潇洒的生活,父亲死后,年纪轻轻的他接过父亲打下的江山,成为了华夏大地响当当的人物。后来为了民族大义,不惜发动兵变,以至于自己身陷囹圄,失去自由。36岁的张学良,正值最好的岁月,看着日寇横行,他一度想着带领着千军万马,走上战场,一雪前耻。但是正在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之时,却...[详细]

民国八大美女都有谁?民国八大美女年轻时美照与晚年照片欣赏

民国八大美女都有谁?民国八大美女年轻时美照与晚年照片欣赏,民国时期,不但是大师辈出的年代,更是美女云集的时代。民国美女之美,不但是气质动人,更是才华出众。这些才貌双全的女子都长什么样呢?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出生于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宁人,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蒋英是“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夫人、金庸的表姐、徐志摩...[详细]

民国第一美女胡蝶被戴笠幽禁同居三年的日子

说到蝴胡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可谓红极一时,她脸上那对招牌式的酒涡,成了美女的重要标志,而身上穿的旗袍,戴的首饰,都成为大众模仿的对象。戴笠对胡蝶说: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与你正式结为夫妻,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不要。胡蝶不爱戴笠,却被迫与他过起同居生活。这也是胡蝶与阮玲玉的不同,阮玲玉无论与哪个男子在一起都是为了爱,如果...[详细]

梁鸿志的诗集名叫什么?最爱拍马屁,把女儿嫁给日本人

梁鸿志(1882—1946),于1882年出生于福州城里。祖籍福建长乐。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自幼诵读经史,为人狂傲,以东坡自许。抗战期间,梁鸿志投靠日本,沦为汉奸,出任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破坏抗日战线,从事卖国活动。抗战胜利后,梁鸿志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46年被处决。在日本侵华时期,中国涌现出众多热血奋战的青年才俊,但同时也...[详细]

汤玉麟故居在哪里 汤玉麟故居地点规模如何

  汤玉麟故居汤玉麟是北洋军阀时期奉系居安思危的反应。即使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离他已经很遥远了,但是也许每每回想起来都会惊醒于梦中?  汤玉麟放弃热河看了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少帅》,大家可能对汤玉麟这个荧幕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许也查过关于他的一些资料,因为历史上的汤玉麟也确实是有同名的原型的,但是大家仍会对其在1...[详细]

张学良可以不护送蒋介石去南京吗

张学良晚年在谈到西安事变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事情就是到36岁。这句话也道出了少帅的无奈和不甘。在笔者小时候,读这段历史,总有个问题萦绕,为什么张学良一定要送蒋介石回南京呢?他如果不送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当然,张学良的高尚节操和品行是他护送蒋的原因,西安兵谏使得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详细]

张学良应该杀杨宇霆吗

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哪个君王会允许自己大权旁落?用上帝视角看,杨宇霆确实该杀,只是杀杨宇霆的时机不对,不像他老爹,不懂得隐忍。我要表达是过多人寄希望于杨在东北能拖一段时间甚至抵抗住日本。但是杨支持的是东北完全自治,甚至分裂。在日全面侵华的情况下,杨在选择团结抗日或分裂中立,是不好预测的。杨的目地是在苏日蒋三方面维持一个...[详细]

《呼兰河传》的童年视角

萧红儿童视角的使用,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儿童视角可以达到“陌生化效果”。儿童感受世界的混沌性、单纯性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看到成人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的隐秘世界,也能看到被成人忽略或遮蔽的生活细节。在《呼兰河传》中,众人都说小团圆媳妇有病,抓来公鸡,烧了开水,要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只有“我”说:“她没有病,她好...[详细]

揭秘:历史之“暗杀大王”陈其美开创民国暗杀风

陈其美(1878-1916),汉族,字英士,浙江湖州人。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近代民主革命志士,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民国临时大总统不足2星期的孙中山闻讯表示“不胜骇异”,急电沪军都督陈其美,要求严拿凶手。先是被看作同盟会机关报的《民立报》刊出“盛传满洲暗杀党南下,谋刺民国要人,公[陶]或其一也”...[详细]

少帅冯庸历史原型是谁?少帅冯庸最后结局如何

电视剧《少帅》正在热播,剧中的冯庸和民国空军,军衔累至中将。他拿出冯家几乎全部家产,着手创办冯庸大学。当时冯庸认为,中国内忧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工业兴国,先育人才”,这是他创办冯庸大学的本意。“九一八”事变时被日本人扣押,劫持到东京。后逃出,并组织冯庸大学义勇军,参加“一·二八”抗战。光复后,回沈阳任东北行辕政务...[详细]

湘女唐群英:为争女性参政议政权掌掴宋教仁

“啪!啪!”宋教仁(同盟会中部总会总务干事)、林森(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各挨了一记耳光。打人者、湖南衡山县女杰唐群英扬长而去。这是发生在1912年8月的一幕,宋、林当时正主持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事务。何事引得唐群英如此暴怒?事由:临时政府不准妇女参政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