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人物> 唐厉

唐厉西汉开国功臣

唐厉
唐厉,其先祖唐雎为战国末期魏国的大夫,活了九十多岁,在战国时期颇有名望。唐厉是其裔孙,曾在秦朝为官,迁居沛国(今江苏沛县)。西汉王朝建立后,唐厉为汉军中尉,因有大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斥丘懿侯,封地即在翰封邑,因唐厉而改称斥丘,即今河北省邯郸市的成安县。唐厉后裔在唐厉的后裔子孙及侍从后代中,有以先祖的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斥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斥氏、丘氏。其中的丘氏在汉武帝引据巨儒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后,被强令改姓字为“邱”,其“邑耳”挂了两千余年,直到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五四运动及

与唐厉相的关事件

唐厉名片

  • 所属朝代汉朝
  • 民族部落
  • 主要成就初为武城侯

唐厉的介绍

唐厉,其先祖唐雎为战国末期魏国的大夫,活了九十多岁,在战国时期颇有名望。唐厉是其裔孙,曾在秦朝为官,迁居沛国(今江苏沛县)。西汉王朝建立后,唐厉为汉军中尉,因有大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斥丘懿侯,封地即在翰封邑,因唐厉而改称斥丘,即今河北省邯郸市的成安县。

唐厉后裔

在唐厉的后裔子孙及侍从后代中,有以先祖的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斥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斥氏、丘氏。其中的丘氏在汉武帝引据巨儒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后,被强令改姓字为“邱”,其“邑耳”挂了两千余年,直到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浪潮中,才摘去了沉重的“邑耳”,改“邱”复为“丘”。

方志记载

汉封唐厉斥丘侯墓,旧《邱县志》载:在邱城东郭外。土凹三尺许,有大石如彻,水从旁涌出,至今不涸。故老相传云为汉平恩侯墓。有土人掘地得石门,知其为汉封懿侯(唐厉)墓。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县曹枢奉府文立碣,题曰:“汉封唐厉斥丘侯墓(处)”。今查位于邱城东1000米、邱城至梁二庄公路北约30米处。该墓是1968年春群众打井时发现。1969年冬,群众挖开墓顶,将此墓破坏。墓室尚保存完整。原留南北长13米,东西宽20米,深2米的大坑。1976年邯郸地区文保所对该墓进行考查,从出土砖和埋葬的土质,断定为汉墓。1987年5月14日,县政府公布“邱城汉墓”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7日市政府公布“邱城汉墓”为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汉侯旧域”昔列平恩八景之一。2003年冬,因无人保护,该墓遭彻底盗挖。2004年5月16日,笔者踏访之,墓区已为村民夷为平地,非经老人指点,仅从地面上看,已无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