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人物> 奚啸伯

奚啸伯四大须生之一

奚啸伯
奚啸伯(1910--1977),字承桓,满族,1910年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1937年自挑大梁,并拜李洪春为带道师,当时合作演出的有李洪春、李德彬、傅德威、赵德钰、金少山、张君秋、张曼君等人,后又邀侯玉兰、高盛麟、裘盛戎等加盟。他不止一次地对人说:"论嗓子我不如谭富英,论扮相我不如马连良"。但他不甘拜下风,勇于探索,终于积累了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等科学

与奚啸伯相的关事件

奚啸伯名片

  • 所属朝代近代
  • 民族部落满族
  • 出生日期1910年
  • 主要作品《白帝城》《乌龙院》《苏武牧羊》
  • 主要成就为四大须生之一。

奚啸伯的介绍

奚啸伯(1910--1977),字承桓,满族,1910年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

1937年自挑大梁,并拜李洪春为带道师,当时合作演出的有李洪春、李德彬、傅德威、赵德钰、金少山、张君秋、张曼君等人,后又邀侯玉兰、高盛麟、裘盛戎等加盟。

他不止一次地对人说:"论嗓子我不如谭富英,论扮相我不如马连良"。但他不甘拜下风,勇于探索,终于积累了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等科学发声方法,把"衣七"、"人辰"辙升华到新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1940年到上海演出,报纸称"奚啸伯吐字是遒而不浊,行腔是新而不俗,戏路是大而不伏,作风是劲而不火,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

解放后,奚啸伯曾担任北京京剧四团团长、石家庄京剧团副团长等职,同时还热心于现代戏的实践和创作。

不幸的是,10年内乱中,奚啸伯因受迫害而半身不遂,于1977年12月10日病逝。

热门事件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