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吴越争霸
导读

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在南中国,吴楚越三国由于累年的血仇,爆发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厮杀与混战。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兵燹荼毒江南,壮士饮血沙场。最终,三个国家都被自己的仇恨与欲望所吞没。逃亡、屈辱、怨毒、暗杀、鞭尸、隐忍、阴谋、反间、背叛、自刎,这一个个血淋淋的字眼充斥在这段史简之中,简直就如一个暴力美学大师构思出来的好莱坞巨片,击打着两千年后我们脆弱的灵魂。这是一个人类思想空前活跃的大变革时代,理性之光从愚昧和迷信的层层包裹中冲决而出。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了杀戮、仇恨、征服与奴役的黑暗时期。
吴越争霸

话题内容

勾践

勾践(?—前464年),姒姓,本名鸠浅(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96年—前464年),“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槜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今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附近),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详细>

  • 中文名勾践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 出生日期公元前 52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 464年
夫差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 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国再次兴兵,吴国被灭,夫差自刎,时年55岁。详细>

  • 中文名夫差
  • 别名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吴国(今江苏苏州)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528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473年
文种

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信给文种,劝他逃跑。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7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4条在你那里,你用这4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自刎而死。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越国一举灭吴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仍停留于越国为丞相。在要和平还是要称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详细>

  • 中文名文种
  • 别名文仲、文会、少禽、子禽
  • 民族
  • 出生地楚国郢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范蠡

范蠡(l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 范蠡出身微寒,但博学多才。因楚国政治黑暗投奔越国,得越王勾践重用,勾践采用范蠡等人的复兴政策,使越国国力渐强,得以灭掉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灭吴后,范蠡隐退,并三次经商致富又三次散尽家财,被后世奉为财神。详细>

  • 中文名范蠡
  • 别名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楚国三户(今河南南阳淅川县)
  • 出生日期公元前536年(乙丑年)农历九月初一
  • 逝世日期公元前448年(癸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