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鞌之战
导读

鞌之战

齐晋鞌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当时,晋国的执政卿士郤克为报齐国戏辱之仇,借鲁、卫求援之机,发兵攻齐。主战场为鞌,故史称“鞌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在战斗中,晋国之所以能胜利,除了《左传》中表现的君臣同仇敌忾以外,还与晋国的农耕经济较为发达有关。另外,晋处于齐国以西,地势相对较高,在军事作战上具有“俯冲”优势。这两个原因,又是《左传》的作者所考虑不到的。
鞌之战

话题内容

晋厉公

晋厉公(?―前573年),姬姓,晋氏,名寿曼(《左传》作名州蒲),晋景公之子,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73年在位。晋厉公在外有很多宠姬,回国后想免去所有大夫的官职而任用那些宠姬的兄弟。有一位宠姬的哥哥叫胥童,曾经跟郤至有仇怨,当栾书也怨恨郤至不用他的计谋竟打败了楚国时,就派人暗中向楚共王谢罪。楚共王派人来欺骗晋厉公说:"鄢陵一战,实际上是郤至召来楚军,想趁机作乱,迎接公子周(一作纠 ,晋襄公曾孙)回晋国即位。因参与国没准备好,所以事情才没办成。"晋厉公告诉栾书。栾书说:"这有可能!请您再派人到洛京暗详细>

  • 中文名晋厉公
  • 别名晋厉公,姬州蒲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晋悼公

晋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纠,又称周子或孙周,为惠伯谈次子,其祖父桓叔捷为晋襄公的小儿子。他在堂叔晋厉公被弑后,被迎立为君。谥曰“悼”,侯爵,称“晋侯周”,简曰“晋周”。晋悼公乃晋襄公曾孙,桓叔捷之孙,惠伯谈次子,晋厉公侄。悼公少聪慧,居洛,师侍单襄公,兼君、相之才,许有争国之望,尝揣窥晋之心。年十四即入主晋国,以韩、栾为股肱,祁、杨为谋主,重用韩厥、智罃、魏绛、赵武等一干贤臣,严军纪而恤民力,治律历而行礼法,于是晋宗谐睦,举国大治,戎狄亲附,惠及中原。史载凡晋之盟:“如乐之和,无详细>

  • 中文名晋悼公
  • 别名晋侯周,晋周,孙周,周子,悼公
  • 民族晋人
  • 出生地洛邑
  • 出生日期前586年
  • 逝世日期
晋景公

晋景公(?公元前581年),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六代君主(公元前599年前581年在位),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公元前599年继其父晋成公在位。 晋景公在晚年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今山西侯马),并改称新绛。之後又发兵消除专政的赵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公元前581年去世,在位共计十九年,之後由其子晋厉公继位。详细>

  • 中文名晋景公
  • 别名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前581年六月丙午日
郤克

郤克(?-前587年),即郤献子,姬姓,郤氏,名克,谥献,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壮的元帅,郤芮嫡孙,郤缺嫡子。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后继父为卿,与赵朔、栾书为至交。前592年,继随会执政。对内和睦众卿,对外与楚周旋。于前589年,大败齐师于鞍,吹响晋国复兴的号角。对敌虽刻,对内则缓,其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能翼君,有赵衰、范会之风,故谥之曰"献"。详细>

  • 中文名郤克
  • 别名郤献子
  • 民族
  • 出生地晋国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齐顷公

齐顷公八年(公元前591年),晋国攻打齐国,迫使齐顷公派公子彊到晋国做人质,晋军这才撤离。齐顷公,姜姓,吕氏,名无野,是齐桓公之孙,齐惠公之子。齐惠公十年(公元前599年),齐惠公去世,无野继任齐国国君之位,是为齐顷公。 齐顷公六年(公元前593年)春天,晋国派遣大臣郤克出使齐国,齐顷公让母亲萧同叔子藏在帷中观看他。郤克跛而登阶,萧同叔子嘲笑他。郤克说:“不报此辱,不再渡河!”回国后,请求讨伐齐国,晋景公不允许。齐国使者到达晋国,郤克在河内拘捕齐国四位使者,杀死他们。 齐顷公十年(公元前589年)春天,齐详细>

  • 中文名齐顷公
  • 别名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