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 > 话题> 明朝皇帝列表
导读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
明朝皇帝列表

话题内容

朱允炆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史称建文皇帝 [18],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1402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54]。 [1] 朱允炆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即皇帝位,以次年为建文元年 。即位之初,一改洪武之苛政,亲贤好学,于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大赦天下,重农桑,兴学校,考察官吏,更定内外大小官制。旌表节孝,赈济灾民 。建文元年(1399年),用齐泰、黄子澄之计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实施削藩后,导致湘王自焚,齐王、详细>

  • 中文名朱允炆
  • 别名朱允炆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 出生日期1377年12月5日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30日 至 1402年7月13日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率军克集庆,改名应天府。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战死。同年灭汉,自立为吴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遣部将杀害小明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灭张士诚。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随后出师克详细>

  • 中文名朱元璋
  • 别名朱兴宗、朱洪武、朱公子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东乡(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
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明实录》写作“厚𤋜” ,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号锦堂老人 ,明孝宗朱祐樘和孝康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 他即位后,于正德三年(1508年)设立豹房,传统观点认为是个人享乐的据点,而当代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抑制文官、掌控朝纲的总部。 起初,他宠信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马永成、丘聚、谷大用、张永、罗祥、魏彬、高凤八人,时称之为“八虎”。正德五年(1510年),朱厚照诛杀刘瑾,此后日益宠信钱详细>

  • 中文名朱厚照
  • 别名朱寿、沙吉敖烂(回回名)、忽必列(蒙古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紫禁城(位于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491年10月26日 (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 逝世日期1521年4月20日(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
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号尧斋、雷轩、天池钓叟,生于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明睿宗)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兴王世子朱厚熜承统,年号“嘉靖”。即位不久,朱厚熜围绕其生父兴献王的尊称和祀典问题,掀起了史称“大礼议”的政治事件。后朱厚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厘革宿弊、振兴纲纪等改革措施,下令退还一些被侵占的民田,汰除军校匠役1详细>

  • 中文名朱厚熜
  • 别名万寿帝君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安陆州钟祥县 (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
  • 出生日期1507年9月16日(正德二年八月初十日)
  • 逝世日期1567年1月23日(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神宗朱翊钧与孝靖皇后王氏之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朱常洛生母王氏出身低微,且一直不为明神宗所喜。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但他“惑于女宠”、“导以荒淫”。即位一个多月,就在服用鸿胪寺丞李可灼所进之“红丸”后驾崩详细>

  • 中文名朱常洛
  • 别名泰昌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 (位于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582年8月28日
  • 逝世日期1620年9月26日
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年号“永乐”。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明惠宗朱允炆继帝位,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危及朱棣燕王位。遂于北平起兵,自诩“靖难”之师,起兵攻打朱允炆,朱允炆逃而不知所踪。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详细>

  • 中文名朱棣
  • 别名朱棣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永乐二十二年)
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20年—1627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生母选侍王氏(孝和皇后)。年号“天启”。朱由校在位初年,重用东林党人,一度出现“东林势盛,众正盈朝”的局面。后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山东郓城一带爆发了徐鸿儒起义,各地的兵变也不断发生,佃农抗租的斗争在天启以后更加激烈,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前奏。外患则是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详细>

  • 中文名朱由校
  • 别名朱由校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慈庆宫(位于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605年12月23日(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 逝世日期1627年9月30日(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明朝末代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检受封信王。五年后,熹宗无嗣而崩,朱由检奉遗诏继承皇位,改元崇祯。他即位之初,就铲除了权宦魏忠贤及其党羽(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他任用袁崇焕对付割据辽东的后金政权,后金不但没有削弱,还于崇祯二年(1629年)冬攻入塞内,包围北京,虽然撤离,但此后五次入塞劫掠,并详细>

  • 中文名朱由检
  • 别名崇祯帝、庄烈帝、烈皇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紫禁城慈庆宫(位于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611年2月6日(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 逝世日期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号长春真人,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1435年在位),书画家。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朱瞻基早年深得祖父朱棣的宠爱,于永乐九年(1411年),被立为皇太孙,跟从明成祖巡幸北征,还选用翰林诸臣为其讲经史、习政务、增广见识。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死后,朱瞻基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禁锢京师。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详细>

  • 中文名朱瞻基
  • 别名长春真人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平府大兴县(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
  • 出生日期1399年3月16日(一说1398年)
  • 逝世日期1435年1月31日
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出生于明朝都城北京(今北京市),明朝第七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之弟,生母为贤妃吴氏。宣德三年(1428年),朱祁钰生于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获封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俘获,史称“土木堡之变”。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登基,改元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即位后,任用贤能之臣、励精图治,稳定混乱的时局,组织北京保卫战使明王朝转危为安,继而发展经济,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安定社会。朱详细>

  • 中文名朱祁钰
  • 别名朱祁钰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位于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428年9月11日
  • 逝世日期1457年3月14日
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朱祁镇早年被册立为皇太子,九岁继承皇位,改元正统。初由内阁文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祖母张太后在幕后施加影响力,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所宠信的司礼太监王振弄权干政,开启明代宦官专权的先河。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方瓦剌首领也先犯明,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率军亲征,在北京西北之土木堡地方全军覆没,朱祁镇被瓦剌详细>

  • 中文名朱祁镇
  • 别名正统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
  • 出生日期1427年11月29日(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 逝世日期464年2月23日(天顺八年正月十七日)
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1487年9月22日-1505年6月8日在位),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宫人纪氏(孝穆纪太后)。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祐樘被册立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祐樘即位,年号“弘治”。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广开言路。在位之初,贬斥方士李孜省、太监梁芳、外戚万喜等;遣散“传奉官”二千余人,以及禅师、真人、法王、国师等一千余人。相继起用丘濬、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入阁,以王恕、马文升、刘大夏详细>

  • 中文名朱祐樘
  • 别名明孝宗、弘治帝、敬皇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470年7月30日(成化六年七月初三日)
  • 逝世日期1505年6月8日(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
朱翊钧

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号禹斋,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并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即位。因明王朝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危机四伏,朝事主要依靠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其在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饬,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朱翊钧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后因详细>

  • 中文名朱翊钧
  • 别名朱翊钧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位于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563年9月4日(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
  • 逝世日期1620年8月18日(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后更名朱见濡,年号成化,世称成化帝。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母为孝肃周皇后,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从小由祖母孝恭孙皇后抚养成人,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掳去,兵部侍郎于谦等立朱祁钰为景帝,改元景泰,同时立朱见深为皇太子。1452年,景帝废朱见深为沂王,改立己子朱见济为皇太子。1457年,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又被复立为太子。1464年,明英宗驾崩,朱见深继位。朱见深即位之初,顺应人心,平反于谦冤狱,又恢复景帝帝号,赢得了朝野支持,保证了政局稳详细>

  • 中文名朱见深
  • 别名朱见濡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今北京)
  • 出生日期1447年12月9日(正统十二年)
  • 逝世日期1487年9月9日(成化二十三年)
朱载垕

朱载坖明穆宗朱载坖(又作“朱载垕”,详见人物争议目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号舜斋,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7年2月4日—1572年7月5日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为孝恪杜皇后。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载坖受封裕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庄敬太子朱载壡无子而薨,按次序应立朱载坖为皇太子,但世宗始终未立新储,其弟景王朱载圳亦觊觎皇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载圳死。翌年十二月(1567年1月),世宗驾崩,朱载坖才得以登上皇位,改元“隆庆”。他在位期间,将政事委任徐阶详细>

  • 中文名朱载垕
  • 别名朱载垕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
  • 出生日期1537年3月4日(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
  • 逝世日期1572年7月5日(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开国元勋徐达之女仁孝文皇后。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于中都凤阳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城。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朝无废事(朱高炽监国)。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侍,阴谋夺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详细>

  • 中文名朱高炽
  • 别名洪熙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凤阳府凤阳县 (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
  • 出生日期1378年8月16日
  • 逝世日期1425年5月29日